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只是使用涼感小物外敷一層假涼感,核心體溫並不會下降,也可能讓身體更危險;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高溫下,各種隨身涼感小物成為降溫的祕密武器,但它們真能發揮效用嗎?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研究指出人體真正散熱靠的是蒸發(流汗)和血管擴張。如果只是外敷一層假涼感,核心體溫並不會下降,甚至還可能讓身體更危險。其實,真正的「天然冷卻系統」是你自己的汗水,補水並讓汗水蒸發,才是對抗夏季酷熱的終極王牌。
黃軒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熱浪來襲,涼感貼、頸掛風扇、噴霧水槍、冰涼毛巾等各種「降溫神器」拿在手上,好像立刻能打敗高溫。但這些小物真能讓身體降溫?還是只是心理安慰?其實在醫學上它們對人體降溫的效果和風險,有以下差異的說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涼感貼、涼感噴霧:這類產品多靠薄荷醇、酒精揮發 讓皮膚表面產生「涼」的感覺。優點是短時間內刺激皮膚感覺神經,帶來清爽感;但實際上體溫沒有下降,對預防中暑效果有限。另,過度使用含酒精產品,還可能造成皮膚乾燥或過敏。
●頸掛風扇、小電扇:優點是增加空氣流通,加快汗液蒸發,對體感溫度確實有助。但須注意風太強、長時間直吹,可能造成眼睛乾澀或誘發偏頭痛。此外,也須留意氣溫超過35°C(95°F)應禁用,因其會迴圈熱空氣,變成吹熱風,且有實驗證據顯示,風扇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不但無法降溫,甚至會增加心血管負擔。
●冰涼毛巾、隨身冰袋:使用優點是放在「大血管區域」,如頸部、腋下、鼠蹊部,能幫助血液快速降溫,這是醫學上處理中暑病人的標準做法之一。但冰過頭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反而減少散熱。建議依照「冰→拿開→再冰」方式,避免皮膚凍傷。
●噴霧水槍、隨身噴瓶:優點為模擬汗水蒸發,若搭配風扇,降溫效果比單純涼感貼明顯。但單純噴水若沒有蒸發,就只會變成「濕答答」,且在濕度高的環境裡效果有限。
黃軒綜整指出,涼感貼、噴霧只是「假涼」感,但未降核心體溫;風扇在乾燥環境有效,潮濕時小心反效果;冰敷在醫學上真的有用,但要冰對位置+間歇使用;噴水+風相當於模擬汗水蒸發,則是戶外活動的最佳組合。
黃軒強調,隨身冷卻小物≠中暑護身符,真相是:真正的天然冷卻系統還是你自己的汗水,只有補水、讓汗水蒸發,才是對抗夏季酷熱的終極王牌;其餘小物只能當作輔助工具,並非救命稻草。
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說,噴霧水槍、隨身噴瓶可模擬汗水蒸發,若搭配風扇,降溫效果比單純涼感貼明顯,但在濕度高的環境裡效果有限;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
。
標題:涼感小物≠降溫神器 人體「這功能」才是抗熱王牌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