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表明,訓練強度也可能影響腸道菌群。圖為腸道內的糞腸球菌。(美聯社)
紀麗君/核稿編輯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眾所周知,運動有益於身心健康,但澳洲伊迪斯科文大學(ECU)的最新研究表明,訓練強度也可能影響腸道菌群(gut microbiome)。
根據每日科技(SciTechDaily)報導,伊迪斯科文大學博士生查爾斯森(Bronwen Charlesson)進行一項研究,探討不同訓練負荷(高負荷和低負荷)如何影響運動員腸道健康。該研究發表在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查爾斯森表示,研究表明訓練強度直接影響運動員的腸道健康指標,研究人員觀察到短鏈脂肪酸水平和特定細菌群落的變化。她指出,高強度運動引發的血乳酸升高,可能是導致變化的因素。肌肉產生的乳酸會被輸送到腸道進行代謝,這可能會促進某些菌種生長。
查爾斯森指出,腸道菌叢變化也與飲食有關。在訓練量較低或休息期間,運動員通常對飲食會比較放鬆。研究小組發現,雖然訓練員在休息期間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總攝取量沒有改變,但食物整體飲食品質有所下降,例如加工速食的攝取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取減少等,這些都會對腸道菌叢產生影響。
查爾斯森說,研究還發現運動員在低訓練負荷期間腸道轉運時間顯著減慢,此事似乎也會影響運動員的腸道菌群。
查爾斯森表示,雖然腸道如何影響運動表現尚不明確,但已有一些令人鼓舞的線索。例如腸道可能在乳酸代謝和調節pH值方面發揮作用,這兩者都可能影響運動表現和運動員整體健康。但還需要更多研究,特別是對訓練負荷、飲食品質和腸道轉運時間等因素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調整這些因素以提高運動表現。
。
。
標題:運動強度與腸道菌群有關? 新研究揭露潛在影響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