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徐之強指出,台灣產業僱用勞工人數最多的主要是服務業,不是半導體,半導體都是昂貴的設備、甚至無人化,人民感受不到是因GDP最大貢獻都是半導體,今年1至8月出口成長超過20%,這些都是電子業貢獻,服務業薪水與科技業有很大的差距,若看平均經常性薪資都喜歡看中位數,不喜歡看平均數,平均數很容易被誤解,中位數比較不會受到高薪人士的影響,所以統計數字要很小心解釋。
當然,台灣人均GDP超過韓國,他說,一方面顯示台灣人民對經濟成長努力的肯定,但人均GDP不能只看分子 也要看分母,台灣分母是下跌的,台灣少子化是一大隱憂, 這些年人口都呈現負成長,也因為分母下跌,就算分子不成長,人均GDP也會往上升。當然韓國出生率也不好,但今年表現很好,反觀台灣這10年新生兒每年都少1萬多人,將這是未來經濟成長,甚至國安問題。
徐之強表示,任何產業都要人才,就算台灣半導體產業是世界第一,但未來若沒有人才,不能創新,台灣半導體產業要保持世界第一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看人均GDP他第一個感到憂心就是少子化。
當然,台灣人均GDP可以超過韓國,就是台灣半導體超強,尤其最近AI發展,讓台灣成長率可望超過4%,韓國肯定沒那麼好。不過,令人憂心的是,台灣產業幾乎著重在半導體產業,產業集中度太高,若未來AI投資過剩,世界景氣下滑,台灣受到衝擊也最大,他認為台積電對台灣真的很重要,但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若估計台積電股價報酬跟台股報酬幾乎是1比1,台積電幾乎是台灣的「系統性風險」。
他希望台灣不同產業都能持續成長,例如金融業,未來要發展亞洲財管中心,這才是正確的,每個產業都要均衡發展,當然,「少子化」問題也需要正視解決,不只是對經濟成長影響,對壽險業的影響也非常大,還有很多大學面臨退場,對很多產業衝擊都非常大。他強調:「人均GDP不要只看美好的一面,要看它有什麼值得憂心的地方。」
- 人均GDP
- 韓國
- 台積電
- 少子化
- 徐之強
- AI
- 系統性風險
- 台股
標題:台灣人均GDP將贏韓國!學者曝2隱憂 少子化、台積電成系統性風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