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指出,綠豆富含蛋白質與鉀,還能幫助消暑解熱。(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紅豆與綠豆是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無論是冬天裡一碗熱騰騰的紅豆湯,或夏日裡清涼退火的綠豆蒜,都是甜品中的好味道。農糧署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紅豆含有較高的鐵、鉀與花青素,有助於補血與抗氧化;綠豆則富含蛋白質與鉀,還能幫助消暑解熱。雖然用途不同,但兩者同屬「全榖雜糧類」,與白米搭配能讓營養更完整。
農糧署指出,紅豆以屏東、高雄地區為主要產地,其中又以屏東佔全國70%以上產量,一般會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種。經過80-95天的生長,於12月下旬至隔年1月上旬進行採收。綠豆則以嘉義樸子、東石,及臺南七股、佳裏為主要產地,國內主要栽種較易煮爛的「粉(毛)綠豆」,從播種至收穫,大約將經過65~80天,一般於秋季11月期間進行採收。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農糧署說明,紅豆和綠豆皆富含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紅豆的鐵、鉀及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紅豆皮富含花青素;綠豆的鉀及膳食纖維豐富,且全榖雜糧類含量約為穀類作物的2倍。
農糧署補充,在營養學分類上,紅豆和綠豆同屬「全榖雜糧類」,可搭配白米一同烹煮,使胺基酸組成更完整,有助補充多元的營養。
。
。
標題:紅豆補血、綠豆消暑 和白飯一起煮營養更加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