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蘋果折疊iPhone要來了?傳搶先在台灣試產 計畫明年印度接棒量產

《日經亞洲》今(18)日報導,蘋果正與供應商就在台灣測試生產折疊iPhone進行協商,目標是於2026年在印度大規模量產。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希望在明年將手機出貨量提高10%,並相信推出期待已久的折疊iPhone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同時,在美中關係緊張下,這計畫也有助於讓蘋果加快將新產品開發從中國轉移出去。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3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談判背後的想法是利用蘋果在台灣的工程資源和供應商生態系統,打造一條小型試驗生產線,用於驗證設備,並微調生產折疊iPhone所需的參數和製造步驟。一旦所有步驟都敲定,該流程將轉移到印度複製並大規模量產。消息人士聲稱,這種方式將縮短蘋果最終生產折疊iPhone的學習曲線,並有助於確保在印度順利生產。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供應商已在台灣北部某城市物色了一塊土地,用於建設試驗生產線,但知情人士也補充,計畫尚未完全定案,可能會有所調整。台灣存在一些挑戰,像是iPhone生產所需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有限,即使是一條試驗生產線,也需要大約1000名操作員。

▲美中關係緊張下,蘋果正加快將新產品開發從中國轉移去。圖為川普與蘋果CEO庫克在白宮會晤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折疊iPhone可望刺激iPhone整體需求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已告知多家供應商,預計折疊iPhone的推出能夠刺激iPhone的整體需求,確保新機型的順利生產,對於蘋果明年實現目標似乎愈發重要。

蘋果希望明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產量達到9500萬支,與2025年相比成長了逾10%,如此一來將使明年所有型號的iPhone總產量超過2.4億支,也比今年成長了逾10%。

台印供應鏈的戰略意義

知情人士指出,蘋果潛在的台灣-印度生產策略是為了緩解中美以及中印之間緊張關係所帶來的風險和物流障礙。蘋果一直在努力提高印度的製造能力和技術能力,但印度供應商從中國進口生產設備,或者引進中國技術人員及工程師時,持續面臨阻礙。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必須培養更多印度本土供應商,同時從台灣引入新的工具供應商,目前2項工作都在進行中。

印度目前正走在中美之間的鋼索上,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川普因關稅戰而陷入緊張,而在莫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中印之間長年的緊張關係似乎略有緩解。印度十分依賴蘋果的投資和不斷發展的供應鏈生態系統來增強其科技製造實力,而在川普關稅衝擊下,蘋果也越來越需要印度扮演重要的生產基地。

▲印度目前正走在中美之間的鋼索上,圖為莫迪與習近平會晤資料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 蘋果
  • 折疊式iPhone
  • 台灣
  • 印度
  • iPhone


標題:蘋果折疊iPhone要來了?傳搶先在台灣試產 計畫明年印度接棒量產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