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能搭配蒜蓉與豆腐同蒸,或與洋蔥、雞蛋大火快炒,甚至入鍋煮粥、火鍋,都是饕客心頭好;圖為花蟹。(新北市漁業處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秋天正是品嚐肥美螃蟹的最佳季節!農業部漁業署在發文分享,台灣沿近海常見的蟳蟹種類多元,包括花蟹、三點蟹、沙蠘、石蟳及旭蟹等,不僅外型特徵鮮明、料理方式多變還能補鋅;不管是清蒸蒜蓉豆腐,還是洋蔥大火快炒,都是秋冬餐桌上最令人期待的美味。
5大常見蟳蟹這樣分
●花蟹(鏽斑蟳):背殼有橘紅色對稱粗條斑紋,中央還帶黃色十字架狀斑紋,肉質結實。適合清蒸、蛋炒。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石蟳(善泳蟳):殼甲粗糙似石頭,個頭小但蟹螯肉飽滿,常用來炒蟹腳。適合鍋煮、焗烤、醬炒。
●旭蟹(蛙形蟹、海臭蟲):頭胸甲細長,外觀特別,肉質鮮甜、蟹膏濃鬱。適合蒸、煲湯。
●三點蟹(紅星梭子蟹):背殼上有三個明顯紅褐色斑點,肉質細嫩,蟹黃蟹膏豐富。適合蒸、爆炒。
●沙蠘(遠海梭子蟹):雌雄花紋不同,雄蟹帶雲斑紋,雌蟹則呈墨綠色。適合酒蒸、爆炒。
最對味的料理法
除了最能凸顯鮮甜的「清蒸」,螃蟹也能搭配蒜蓉與豆腐同蒸,或與洋蔥、雞蛋大火快炒,甚至入鍋煮粥、火鍋,都是饕客心頭好。
三點蟹(紅星梭子蟹),背殼上有三個明顯紅褐色斑點。(資料照)
挑蟹小提醒
漁業署也呼籲,購買螃蟹時請注意殼寬尺寸:
●旭蟹殼長>6公分;
●花蟹、三點蟹、梭子蟹殼寬>9公分;
●石蟳殼寬>7公分。
另外,每年8月至12月禁止購買抱卵母蟹及腹部未自然連附於胸部腹甲的螃蟹,讓母蟹安心產卵、維護海洋資源。
螃蟹營養價值高
北秀健康管理診所營養師沈宛徵也指出,螃蟹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材,含有優質蛋白幫助修復組織,並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同時更是「微量元素寶庫」,特別是鋅,能幫助提升免疫力,秋冬喫蟹還能為防感冒加分。美味之餘,也別忘了理性挑選,支持永續海洋!
。
。
標題:秋蟹大軍「鋅」登場! 盤點5大常見蟳蟹特色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