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顏面神經麻痺別慌 中醫針藥並行:把握黃金7天助恢復

澄品中醫醫師顏孟章說明,這類疾病常因病毒感染侵犯顏面神經所致,症狀發生在一週內是治療的黃金時機;圖為情境照。(圖取自photoAC)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當臉突然出現歪斜、嘴角下垂、眼睛閉不緊時,許多人會驚慌以為是中風,其實這也可能是「周邊性顏面神經麻痺」。澄品中醫醫師顏孟章說明,這類疾病常因病毒感染侵犯顏面神經所致,症狀發生在1週內是治療的黃金時機。西醫常以類固醇及抗病毒藥物控制病程,而中醫則透過針灸與中藥雙管齊下,加速神經修復、調理氣血,並搭配日常保養,幫助患者恢復自然的表情與自信。

顏孟章在臉書專頁「」發文說明,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可分為中樞性及周邊性,中樞性顏麻通常是因腦出血、腦梗塞等病引起。而周邊性顏麻常因病毒感染,侵犯顏面神經。顏面神經麻痺屬在中醫屬於「面癱、口歪、口眼歪斜」等範疇,中醫的觀點來看,風邪侵襲、肝風內動、肝氣鬱結、氣血雙虧、風痰阻絡有關。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顏孟章提到,周邊性顏面神經麻痹,關鍵治療時機症狀出現前7天,神經尚未有嚴重的傷害,提早開始治療可增加治療效果。西醫初期多採用類固醇治療來減少神經炎症,如有病毒感染則配合抗病毒藥物以縮短病程。通常80%的患者在數週到一兩個月內會漸漸回復,但在嚴重的病人5-6級以上,回復的時間可能會長達1-2年。

澄品中醫醫師顏孟章提到,周邊性顏面神經麻痹,關鍵治療時機症狀出現前7天,神經尚未有嚴重的傷害,提早開始治療可增加治療效果;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顏孟章表示,臨牀實證顯示針灸能有效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且幾乎沒有副作用。研究發現,越早開始針灸,對神經修復越有幫助。可選用顴髎、迎香、四白、聽宮,另外還能配合電針刺激顏面神經與肌肉,給予肌肉刺激。另再搭配中藥內服調理體內氣血、改善體質,除去內外病因,增加恢復速度極減少再復發機率。

顏孟章補充,除了服藥治療之外,日常照護也是很重要:

1. 補充維生素B群也有助於神經修復。

2. 練習皺眉、嘟嘴、閉眼、大笑等動作。

3. 避免眼睛乾澀、睡覺時可使用眼罩、騎機車可使用護目鏡、平常可使用生理食鹽水保持眼睛濕潤。

4. 保持平常心減少情緒波動,耐心復健及治療。




標題:顏面神經麻痺別慌 中醫針藥並行:把握黃金7天助恢復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