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綠茶冷泡、熱泡大不同 兒茶素增量、促代謝這樣泡

Cofit營養師王盈荃說,沖泡的關鍵很簡單:冷泡、熱泡成分釋放比例不同。冷泡茶口感清爽、少刺激,仍有抗氧化之效;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有這些困擾嗎?白天想喝茶提神,怕晚上睡不著;餐後想解膩,又怕飲用咖啡因太刺激。Cofit營養師王盈荃表示,以常喝的綠茶來說,冷泡清爽解渴、低咖啡因,且仍保有抗氧化效果,可當作清涼飲品助健康。至於熱泡則可促進代謝助消化,兒茶素釋放也增量,但咖啡因含量高,需要提振精神、飲食想解膩的人較適合飲用。

王盈荃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其實沖泡的關鍵很簡單:冷泡與熱泡,成分釋放比例不同。以結論來說:想清爽、少刺激選冷泡;想代謝、提神選熱泡,並針對綠茶提出以下冷泡、熱泡大解析。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冷泡綠茶:清爽解渴、咖啡因低

口感更清爽:低溫浸泡讓兒茶素釋放量少,苦澀感降低,茶湯更甘甜順口。

咖啡因含量較低:由於咖啡因含量較低,相對減少影響睡眠或心悸的風險,但仍需觀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

具抗氧化效果:雖然兒茶素濃度不如熱泡高,不過仍保留抗氧化成分,適量當作日常清涼飲品有助健康。

王盈荃進一步說明,冷泡適合想「清爽補水、降低刺激」的人,或是晚上也想安心喝茶的族群。不過對於咖啡因敏感、睡眠品質不太好的人,仍建議睡前6小時就不要喝茶,可以選擇一些無咖啡因飲品取代。

熱泡綠茶:促進代謝、提神解膩

兒茶素釋放量高:熱水能迅速釋放出茶多酚與兒茶素,抗氧化力提升,也更能促進代謝。

咖啡因含量高:對於需要集中、提振精神或準備運動的人,熱泡綠茶是天然的「助攻」好幫手。

幫助消化:部分研究顯示,綠茶多酚與脂質代謝相關,油膩餐後喝一杯熱綠茶,可減少油膩感,讓腸胃覺得更舒適。

王盈荃另也提及,至於飲茶對於減脂輔助,多數研究顯示,熱泡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增加代謝,但效果有限,需配合飲食控制、運動才有助減重。最適合族群為早晨需要提神、運動前後想提升代謝、常外食或大餐後需要助消化者。

飲茶建議6原則一次看

此外,王盈荃強調,其實冷泡與熱泡各有好處,並沒有哪種方式比較健康。重點是要根據時間、需求與身體狀況來選擇;並提出以下6個喝茶小原則:

1.避免空腹大量飲用:容易造成胃酸過多或腸胃不適。

2.每日2-3 杯即可:一般成人每天建議2-3杯(約400mg咖啡因以內)較為安全,不過仍應依個人情況調整,過量可能導致咖啡因攝取過多,導致出現失眠、心悸等症狀。

3.藥物交互作用:茶多酚可能影響藥物吸收,建議服藥飲用白開水。

4.不是減重靈藥:綠茶能幫助代謝,但「喝茶就會瘦」是迷思,減脂仍需搭配飲食控制與運動。

5.不把茶取代水:茶含咖啡因,具有輕度利尿作用,雖然能提供水分,仍建議不要完全以茶取代白開水。

6.體質考量:避免用餐時大量飲茶,尤其是素食或本身鐵質不足的人,更需多加注意。




標題:綠茶冷泡、熱泡大不同 兒茶素增量、促代謝這樣泡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