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紐約時報》22日以「川普關稅與中國競爭雙重壓力下,台灣螺絲製造業陷困境」為題報導,台灣不只以半導體和電子產品聞名世界,也是日常常見但不起眼的必需品「螺絲」的主要供應地。
對美國而言,台灣30多年來一直螺絲、螺帽、螺栓等金屬零件的最大來源地,中國是第二大的供應地,且正在持續擴大份額。
今年6月,川普政府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50%關稅正式生效,這讓台灣螺絲製造商開始擔憂他們的生意如何在未來幾個月內維繫下去。
上個月,企業為了應對可能的價格上漲而提前出貨,台灣晶片和人工智慧伺服器等科技產品的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50%。但螺絲等非科技產品的出口卻下滑了近6%。
在台灣南部,螺絲工廠遍布路竹、岡山工業區,該地區約有1500家螺絲製造企業,平均每8人就有1人從事螺絲產業。
世豐螺絲公司生產超過1000種不同類型的螺絲,大多是在美國家得寶等零售店銷售,但該公司透露,自從鋼鐵關稅生效以來,訂單量同比下降了近20%,「很多客戶都說看看再說,但之後並沒有接到多少訂單」。
除了川普關稅以外,台灣出口商還需要面對另一個難題,「新台幣強勢升值」,今年以來,新台幣對美元大幅升值,這對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來說極為不利。
報導直言,台灣官員稱會持續關注匯率變化,但至今沒有採取任何幹預措施。而台灣任何試圖抑制新台幣升值的舉動,都可能招致川普政府不滿。
《紐時》也提到,台灣製造商還面臨著來自中國螺絲製造商的激烈競爭。台灣最大的螺絲企業之一「路竹新益」總經理蔡仁哲表示,中國企業給出的報價通常比台灣同行低30%到50%。台灣螺絲製造商十多年來一直面臨中國對手的日益加劇的壓力,但川普的關稅政策和新台幣升值的雙重打擊讓螺絲業走到了臨界點。螺絲的利潤比半導體更微薄,還要與晶片業爭搶政府支援和勞動力。
像世豐、路竹新益等大公司在中國、菲律賓與越南都有工廠,可以轉移生產分散成本,至於多數中小型廠商缺乏這樣的彈性,只能硬扛關稅與匯率壓力。
家得寶CEO德克爾(Ted Decker)已經表態,自明年起美國本土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佔總採購量的10%以上。
但美國並沒有能夠取代從台灣進口產品的工廠。路竹新益總經理蔡仁哲直言,連台積電都很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工廠招募到足夠的熟練工人。處理不鏽鋼比在晶片廠工作還艱苦,「這種工作怎麼可能在美國完成?不可能。」
- 川普
- 螺絲業
- 新台幣升值
- 台灣
- 關稅
- 中國競爭
- 鋼鐵和鋁
標題:台灣這產業穩居美國最大供應國!遭關稅、中國夾擊大難臨頭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