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勤業眾信政府與公共事務負責人、資深執行副總經理陳威棋表示,台灣身為半導體產品出口關鍵地區之一,穩健的政府治理與公共服務執行力是核心關鍵。為呼應國際趨勢並落地台灣發展,台灣積極透過科技創新與能源轉型推動產業升級,繼而推出「AI 新十大建設」布局範圍涵蓋智慧應用、矽光子、量子科技與機器人等領域,並強化雲端資料中心與超級電腦等基礎設施,展現台灣參與全球 AI 賽局的決心。
他舉例說明,智慧城市計畫已從單一領域數位化邁向跨系統整合,涵蓋交通、能源、醫療與環境監測等基礎建設,並結合 IoT、邊緣運算與 AI 分析,以提升城市治理效率與市民福祉。能源轉型方面,除加速推動多元再生能源發展,亦同步建設智慧電網、更新老舊電力基礎設施,以確保再生能源佔比提升後的電力穩定性。
陳威棋也建議,秉持落實「跨部門協作、AI深化應用、韌性治理」3大思維,為穩健的政策推動和長期競爭力奠定基礎,進一步兼顧產業經濟成長、國家安全、能源永續與社會福利,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競爭中的關鍵價值,並實現新一波成長動能。
強化公部門治理 4大核心驅動力
勤業眾信更提出「數位治理、AI應用、基礎建設、能源轉型」是強化公部門治理的4大核心驅動力,有助於提升政府韌性與競爭力。
關鍵趨勢一:財政壓力升高,數位創新與需求管理助力政府治理。
隨著全球財政壓力攀升,各國政府正加速施政模式轉型,如何將壓力轉化為改革推力更顯關鍵。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政府債務突破95.3兆美元,財政壓力波及全球各地;同時,長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等挑戰導致各國政府成本控管面臨困境,報告彙整多國案例後提出建議,認為各國政府應運用AI、數位科技與共享服務等策略優化資源配置與降低成本。透過需求管理,減輕社會福利與醫療支出壓力,並輔以數據驅動的反詐技術降低詐騙風險,提升治理效能。
關鍵趨勢二:實現AI政府,同時達到成本與效益平衡。
各國政府逐漸認知到AI的轉型潛力,但要實現其價值仍需克服人才培育與風險管理等挑戰。根據報告調查顯示,僅有1%的政府領導者認為超過60%的員工能接觸生成式AI,此數據顯示比例遠低於私人企業,原因在於風險疑慮。各國政府可以採取適當的權限管理策略,讓AI成為賦能政府人才的日常工作利器,同時轉變人才運用AI的思維與組織流程,持續強化風險控管並確保治理與持續創新,兼顧安全同時達到成長需求,使AI規模化應用。
關鍵趨勢三:前瞻技術引領協作,提升基礎設施韌性。
基礎設施專案常因複雜工程、利害關係人及資源限制,而出現成本超支與延誤。而天然災害也是導致基礎設施延後的原因之一,2023年極端氣候導致全球基礎設施損失超過7千億美元。為因應新興技術與長期存在的挑戰,推動能滿足未來應對氣候、成本、資安、人才短缺等挑戰需求的基礎建設,預估全球基礎建設投資資金缺口至2030年將達15兆美元。此外,各國政府正推動數位孿生、AI 分析與韌性設計,以提升基礎設施專案的風險應對能力,並透過簡化核准流程及強化跨部門協調,確保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能穩健且高效推進。
關鍵趨勢四:多元投資與系統現代化驅動能源轉型。
目前全球各國正面臨電力需求攀升、電網基礎設施脆弱、資金缺口龐大及極端氣候衝擊等挑戰,快速地轉型以因應新興能源發展成為關鍵趨勢。據勤業眾信報告統計,2024年全球能源投資突破三兆美元,但仍難以滿足激增的需求。建議各國政府積極推動電網現代化、儲能與微電網部署,並透過政策創新與市場改革提升韌性。
- AI
- 能源
- 數位治理
-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 能源轉型
- 政府
標題:2025政府趨勢報告!強化公部門治理 專家點出4大核心驅動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