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金河23日在臉書上發文指出,李在明接受專訪時表示,如果貿然答應美國3500億美元投資,他可能被彈劾,韓國也可能重臨1997年金融風暴的覆轍,他坦言,韓國再也無法重回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傳統模式,這正是韓國當前最真實的寫照。
謝金河續指,李在明說如果韓國答應美國的3500億美元投資,很可能會重演金融危機,這是因為韓國外債高,韓國的外匯存底只有4163億美元,而台灣有5974億美元。
謝金河表示,近來韓國媒體喜歡拿台灣作比較,除了出口、人均所得,23日台股總市值站上3兆美元,到3.04兆美元,而韓國是2.17兆美元,台灣股市的市值比韓國高40%,其實2020年台灣股市和韓國都在2兆美元上下,旗鼓相當,這5年拉出1兆美元的差距。而韓國人口5175萬,台灣2300萬。
台韓競賽轉捩點
謝金河在文中分析,台灣和韓國近10年的競賽出現兩個重要轉捩點,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運動反服貿,擋住中國產業大軍進入台灣。2015年韓國和中國簽訂FTA,那個時候,台灣幾乎所有媒體,政治人物,學者都直呼「台灣玩完了!」,連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都這樣寫,大家都認為台灣一定加速邊緣化。
謝金河指出,韓國企業都認為中國市場很大,韓國可以靠著低關稅搶進中國市場。沒想到,中國企業比韓國大財團更有威力,他們靠著從韓國來的技術,首先把韓國的面板,家電挾殺出局,三星的手機也幾乎被擠出中國市場。接下來是石化、鋼鐵、水泥、造船,到現在汽車、電池也受到很大衝擊。
謝金河表示,而台廠最早感受到中國用國家資金扶持產業,並且沒有底限的殺價,紛紛變現回台灣,可成把中國生產基地賣光光,套現上千億資金,緯創則是能賣儘量賣,台商離開中國,在台灣壯大實力,台積電則是美中角力,地緣政治下最大的受益者!
最後,謝金河在文末直呼,「台灣反服貿,韓國和中國擁抱FTA,這是這10年變化很大的分水嶺!」
- 謝金河
- 台灣
- 韓國
- 台灣反服貿
- 韓中FTA
- 美韓貿易談判
- 李在明
標題:台灣超車!李在明憂韓國重演金融危機 謝金河點台韓差距2分水嶺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