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健亞25日發重訊指出,健喬淨現金只有6.99億元,但本次公開收購的對價金額卻是8.27億元並將以現金支付,恐將增加財務槓桿並加重償債壓力,讓財務風險進一步升高。
同時,健亞擔憂,健亞與健喬只有獨立董事為同一人(蘇來守)外,曾有過任何交集或交流,在從未往來或合作的狀況下,如何融合企業文化?如何互補整併?對本公司廣大股東而言,恐有諸多疑慮。
健亞引述報導,健喬近年積極透過收購與投資,意圖擴大事業版圖,初步統計,17年來斥資約17.6億元入主7家公司,創立益得生技,但大多經營效益不佳,被併購公司往往成為美化財務報表的工具,最近的例子就是「瑞安」。
健喬2019年以1.9億元併購陷入財務危機的瑞安大藥廠,收購前平均年營收為2.86億元,當時宣稱將補強產品線,卻在隔年2020年關閉工廠,導致產能與供應鏈能力流失,並在2021年變賣資產。健亞表示,健喬不改善藥品產能,反而投入股票投資,去年瑞安因股票產生評價損失0.25億元,使營業外支出大幅增加,擔憂未來同樣慘劇會發生在健亞,影響長期發展,投資人權益因此受損。
健亞表示,目前國發基金為第一大股東(佔26.72%),公開收購後,健喬將躍升為第一大股東(30%),依收購人過往收購他公司記錄與行事風格,勢必介入董事會,並主導經營。同時健亞董事憂心,健喬會讓健亞變成財務槓桿的工具,而失去研發新藥的動能及在強化本土藥品供應鏈韌性的關鍵性角色。
另外,根據健亞委託的獨立專家評估合理價值區間為23.68元至28.40元,但是健喬評估的合理價格區間僅為每股新台幣19.89元至25.05元,未將健亞的新藥研發價值納入,僅以學名藥廠為基準進行估算。健亞指出過去三年平均價為30.88元,24元實在偏低。
健喬強調,希望開啟雙方合作的大門,提升雙方產品與產線的互補性及資源共享,共創合作的經濟效益。同時,併購瑞安大藥廠後發現其存在結構根本問題,因此才把廠房出售。
健喬表示,公司自2014年至2024年合併營收由新台幣14.8億元成長至 55.5億元,營收複合成長率為14.2%,強調自身成長、策略聯盟以及持續併購的策略交互推動下,展現了高複合的營收及效益的成長,相信也能在未來與健亞合作,一如過往經驗般的推動雙方在經營績效展現成果。
健喬今日股價下跌,開盤後一路在平盤下,截至10點50左右,報34.25元;健亞則是一度開高,但是在十點半後回到平盤,報23元。
- 健喬
- 健亞
- 非合意收購
- 藥廠
- 瑞安
- 新藥
標題:健喬非合意收購 健亞喊話擔憂慘成財務槓桿工具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