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若孕媽咪在過程中出現出血、腹痛、腰痠、下墜感等症狀,往往代表「胎氣不穩」,需要及時留意與處理;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懷孕原本應該是充滿期待與喜悅的旅程,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若孕媽咪在過程中出現出血、腹痛、腰痠、下墜感等症狀,往往代表「胎氣不穩」,需要及時留意與處理。中醫認為,導致不穩的原因可能包括腎虛、氣血不足、血熱或外力幹擾,而調理之道不僅靠藥物,還能透過穴位保健、飲食調養與穩定情緒來護航孕程,幫助媽媽安心、寶寶健康成長。
周宗翰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中醫怎麼看胎氣不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腎虛:腎氣不足,胎元不穩,常見高齡、體質虛弱者。
●氣血虛:養胎的氣血不夠,胎兒沒營養。
●血熱:體內火氣太大,讓血亂跑,容易出血。
●勞累或碰撞:外力幹擾胎氣。
周宗翰分享,中醫安胎4大方法,讓媽媽和寶寶都安心:
1.中藥調理穩胎氣:根據體質開藥:補腎(杜仲、桑寄生)、養血(當歸、熟地)、清熱(黃芩、白芍)一人一方、安全為先,不可自行亂喫。
2.穴位保健穩子宮:
●足三裏:健脾益氣,提升氣血。
●內關:安神止吐,穩定情緒。
●三陰交:孕期只輕按,不重壓,避免刺激子宮。
每次輕揉 1–3 分鐘,舒緩為主。
3.飲食調理養胎元:多喫雞肉、魚肉、紅棗、黑芝麻,補腎養血;少喫冰品、辣椒、螃蟹、薏仁,避免動胎。均衡營養、喫得新鮮,才養得好。
4.穩情緒、好作息不讓氣亂跑: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放鬆心情,深呼吸、孕婦瑜伽都不錯;避免勞累、壓力過大,胎兒才會穩穩長大。
。
。
標題:孕期出現出血腹痛恐「胎氣不穩」 中醫4招安胎護母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