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重建光復撇開負能量 營養師:掌握食療抓回好心情

屏東的餐車老闆及員工共7人,衝到花蓮送漢堡,為大家解決民生問題,以香噴噴牛肉堡幫鏟子超人補血。(記者花孟璟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有些人可能出現焦慮、恐慌、精神不集中、失眠、容易作惡夢或受驚嚇、情感低下或麻木等狀況。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指出,「情緒關鍵四大營養」,再掌握3大原則,喫出情緒正循環。

儘管,中央及地方政府於第一時間全面啟動救援及心理支持工作,設立「安心關懷站」,並提供關懷訪視、心理支持、安心團體等服務,仍有些民眾可以借重食療,把自己的負能量降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書宜表示,大腦與腸道之間有一條情緒高速公路,喫什麼不僅影響腸道菌相,更會牽動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影響心情。她建議多補充以下營養素:

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書宜指出,「情緒關鍵四大營養」可以增加鮭魚攝取;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Omega-3脂肪酸:存在於鮭魚、鯖魚、亞麻仁籽與核桃,有助於神經傳導與抗發炎。

●維生素B群:葉酸、B6、B12 缺乏時,會影響快樂荷爾蒙(血清素、多巴胺)的生成。
‧B6 食物來源:糙米、雞肉、鮭魚、幹貝。
‧B12 食物來源:鯖魚、貝類、海苔、雞蛋。
‧葉酸食物來源:深綠色葉菜、紅蘿蔔、柑橘類水果。

●色胺酸:大豆及其製品、牛奶、雞胸肉、堅果、香蕉等富含此胺基酸,是血清素的前驅物。

●膳食纖維與益生菌:蔬果、全穀與發酵乳品可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進一步調節情緒。

此外,黃書宜提醒,日常三餐只要掌握3大原則,就能幫助心情維持穩定:

●均衡多樣:以全穀、豆類、蔬果為基礎,搭配適量優質蛋白質與好油脂。
●少糖少加工:避免高糖糕餅、飲料與加工食品,減少血糖波動與睡眠幹擾。
●規律用餐:穩定的飲食節奏,能幫助維持能量與情緒。




標題:重建光復撇開負能量 營養師:掌握食療抓回好心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