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陪孩子動起來!研究揭「運動」助降心理疾病風險

推廣大使柯有倫邀請學童們一起用運動打造身心健康。(董氏基金會提供)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兒童時期每天多一點活動,就能替未來心理健康加分!《英國運動醫學雜誌》2025年7月研究指出,11歲兒童若能增加1小時日常活動,到了18歲罹患心理疾病的風險可降低約12%,其中男孩的憂鬱與焦慮下降幅度最高可達39% 專家提醒,父母陪伴與支持,是孩子持續運動的關鍵。

為鼓勵從小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運動部全民運動署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動「樂動150,全齡動起來」計畫,由藝人柯有倫擔任推廣大使。董氏基金會執行長李志恆表示,今年特別設計「親子樂動趣」與「家庭運動挑戰活動」,吸引超過1,100個家庭參與,落實「全齡動起來」精神。

請繼續往下閱讀...

父母陪伴是關鍵 紀錄養成習慣

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觀光休閒與健康系兼任教授林憐利提醒,世衛建議5至17歲兒童每天應至少運動60分鐘,但多數國家未能達標。缺乏活動恐影響體重、專注力與情緒。

她強調,父母陪伴或單純在旁支持,都能提高孩子持續運動的可能性,建議透過簡單遊戲或親子互動運動,把活動自然融入日常,並以「紀錄」設定小目標,幫助養成習慣。

校園多元課程 資源共享社區

台北市信義國小校長李淑芳指出,校內設計多元體育課程,每個年級接觸不同運動,包括排球、跳繩、踢毽子、擲飛盤、樂樂棒與籃球,並成立17個運動性社團,依孩子需求設計適應體育課程。學校更安排全學期遊泳課,暑假開辦泳訓班,與社區共享資源,鼓勵親子共同運動。

柯有倫分享「運動三寶」

推廣大使柯有倫分享,自己從小因父親接觸特技運動,逐步培養運動習慣。現在最常進行網球、高爾夫、健身、遊泳與跑步,也常陪5歲女兒踢球或玩滑步車。他強調,孩子在運動中遇到挫折時,父母的鼓勵很重要,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與快樂。

柯有倫建議善用社區公園,以「運動三寶」跳繩、彈力繩、單槓,簡單鍛鍊心肺與肌力,讓運動更貼近日常生活。

推廣大使柯有倫(中)呼籲學童和家人一起動起來,打造全齡運動生活,身心更健康!(董氏基金會提供)




標題:陪孩子動起來!研究揭「運動」助降心理疾病風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