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這原因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 渣打:逾6成企業估營運成本增5%至14%

渣打集團今(8)日發布《貿易的未來︰韌性》(Future of Trade: Resilience)調查報告指出,全球經濟結構性變化與地緣政治情勢對企業成本產生顯著影響,超過6成受訪企業預期營運成本將上升5%至14%。隨著物流、營運和產品相關成本上升推動企業調整策略,超過半數企業表示正在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提升業務韌性與應變能力,包括調整供應鏈地域佈局、優化資金管理策略及加大數位化轉型,以爭取在重構貿易秩序中的競爭優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份報告主要針對全球1200名企業高階主管進行調查,瞭解其對未來3至5年全球貿易前景的看法與企業供應鏈足跡的策略變化。結果顯示,在跨境商業活動中,貿易關稅仍為企業最關注的議題,但新興科技與全球經濟成長同樣扮演重要角色,53%的企業將此項因素並列為塑造貿易未來趨勢的主要驅動力。

此外,企業也愈加積極運用科技掌握市場契機,調查顯示,高達95%的企業表示已採用或正計劃於未來2年內採用數位化供應鏈融資平台,藉此提升與跨境供應商交易的韌性;同時,雲端運算、人工智慧以及數位資產等技術也逐漸受到企業重視。

渣打集團企業暨投資銀行業務全球聯席主管暨東協與南亞區總裁高恕年表示,渣打觀察到企業對於發展全球貿易和建構完善供應鏈的強烈需求,企業也正在加速採用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以提升營運效率並抵消成本上升的壓力。儘管貿易碎片化可能會在短期內影響全球經濟成長,但發展中經濟體的快速繁榮及數位科技的發展,意味著全球貿易情勢儘管面臨複雜挑戰卻仍充滿機遇。現在正是企業積極主動增強韌性的時候。

調查亦發現,有6大市場在跨國企業供應鏈重組中脫穎而出,包括印度、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印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及美國。其中,印度是受訪企業最青睞的市場,原因在於印度不僅是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更具有龐大人口紅利,逾4成受訪企業計劃擴大在當地的貿易與製造活動。

亞洲的貿易活動整體亦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馬來西亞與印尼兩地可望進一步強化東協區域整合。阿聯則因其基礎設施及區域橋梁的地位吸引鄰近市場企業投資。另,全球企業正持續深耕美國與中國大陸兩大關鍵市場,兩者中短期內較難以被取代。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企業暨投資銀行事業總處負責人朱佳玲指出,供應鏈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庫存和流動性管理面臨壓力,加上快速數位轉型,這些都重新定義企業的營運方式,企業的財務需求也因此變得更加複雜和多元化。在全球面臨顛覆性變革之際,跨境貿易融資的重要性愈加提升,受訪企業認知到與國際銀行建立合作關係的重要性,跨國銀行能透過廣泛的全球網絡,協助企業串連各地供應商,進而達到推動供應鏈跨境轉移的共贏發展。

朱佳玲說明,隨著東協、南南貿易和中東經濟圈成為供應鏈的新熱點,企業對於這些新興貿易廊道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報告並顯示,未來3到5年內,亞洲憑藉其市場規模、成本效益,創新動能及高成長消費者基礎,將持續擔綱全球貿易的中心角色,這也使得台灣作為亞洲樞紐與產業國際鏈結點的關鍵地位愈發突顯。

  • 供應鏈
  • 貿易關稅
  • 人工智慧
  • 渣打
  • 地緣政治
  • 雲端運算


標題:這原因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 渣打:逾6成企業估營運成本增5%至14%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9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