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研究由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提出,成果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團隊發現,毛囊中的黑色素幹細胞(McSCs)在DNA受損後,會啟動「老化伴隨分化(senescence-coupled differentiation)」的反應,使細胞停止分裂、失去製造色素的能力,導致頭髮變白,同時也能避免這些受損細胞轉變為癌細胞。
研究進一步指出,黑色素幹細胞在面臨基因損傷時,會透過「p53–p21」訊號路徑進入老化分化狀態,導致毛髮失色。而若這套防護系統被致癌物或紫外線破壞,細胞可能逃過淘汰、繼續無限分裂,最終演變成惡性黑色素瘤。
西村教授表示,同一群幹細胞在不同壓力下會有兩種命運,不是停止再生、讓頭髮變白,就是失控增殖、形成腫瘤。她解釋,健康的毛囊幹細胞會在毛囊之間來回移動,維持黑色素供應;但若這個移動機制受損,就會出現白髮。這種「自毀式保護機制」雖讓頭髮失色,卻是身體為防止癌變所採取的主動防線。
研究團隊也提醒,白髮並不等於「成功防癌」,而是代表身體偵測到異常、正在清除受損細胞。若這套防禦失靈,老化的幹細胞仍持續增生,就可能成為腫瘤的起點。
研究指出,「白髮是身體維持長期健康的代價」。換句話說,白髮不只是歲月的痕跡,更是人體為守護自身、抵抗癌變所發出的訊號。
- 白頭髮
- 年齡
- 壓力
- 自我防衛
- 天然保護機制
- 黑色素幹細胞
- 老化伴隨分化
- 惡性黑色素瘤
標題:長白頭髮跟癌症有關係?不只是老化 東京大學研究這樣說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