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運動,連日常生活動作的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1位30歲女患者就診反映長期受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運動,連日常生活動作的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評估為她做1次性微創軟骨修復手術,3個月後已能無痛行走。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為女患者安排詳細檢查與影像學評估,發現她的問題並非「退化」那麼簡單,而是膝關節的骨軟骨缺損。這是1種關節軟骨層受損,連帶影響到下方骨頭,常見於運動傷害或慢性磨損。由於軟骨本身沒有血管,一旦受損就難以自行修復,如果放任不理,長期下來容易導致關節退化到需要置換人工關節的情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再生醫學與生物材料技術的進步,方啟榮指近年來出現1次性微創軟骨修復手術,利用單次的關節鏡手術在受損區域同時做清創與修補,透過特殊的載體及酵素作用,幫助關節內自行生成新軟骨,整個手術過程僅需小小的關節鏡切口,不僅減少手術次數、也降低感染風險與疼痛感。
手術前可以明顯看到軟骨缺損的區域,猶如隕石坑一般。(台南安南醫院提供)
這位女患者經過1次性微創軟骨修復手術,術後恢復順利,經過短暫復健與漸進式活動訓練,3個月後已能無痛行走,半年內恢復正常生活,甚至重新開始運動。
方啟榮表示,令人振奮的是術後兩年的影像追蹤,顯示女患者軟骨組織在缺損部位已再生並覆蓋良好,臨牀上不僅疼痛消失,關節穩定度與活動度也大幅改善。對1位年輕、仍需長期使用膝蓋的女性來說,這樣結果不只是醫學上的成功,更是生活品質的重生。
但,方啟榮也強調,1次性軟骨修復技術並非萬靈丹,仍需依病竈大小、位置與患者年齡來評估適應症。而膝蓋疼痛不只發生在長輩身上,許多年輕人因運動、工作負荷、意外外傷,也可能造成軟骨受損。若長期有以下症狀,建議儘早就醫,包括膝蓋持續疼痛或腫脹、蹲下、上下樓梯困難、膝蓋有「卡卡聲」或卡住的感覺、曾有膝部外傷後遲未改善,以求早發現、早治療,避免軟骨缺損惡化成關節退化。
。
。
標題:熟女膝蓋痛到難上下樓梯、跑步 1次性修復術找回行動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