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在記者會上稱,自己上任八個多月以來,中東加薩走廊、俄烏戰爭後,幾乎是「每個月解決一起世界上的紛爭」,稱自己是以「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幫助世界和平。其中他也暗中調侃過去一年半前至一年前的前美國政府是「一個停滯不前的國家」。然後稱現在的美國是「全球最火熱的國家」,不停地給予自我肯定。
在會後泰方舉行的記者會上,也有記者問到「這項協議是否會改變實地的任何現狀?」時,泰方也給予回應稱「確信它會改變實地的狀況,因為我們在領導層層面已經表明,我們將會執行已經達成的協議。期待著恢復兩國關係」。只是,泰方也稱美國不是「調停」,而是「促進」和平進程,給了許多想像空間。
自從2025年5月泰柬邊境爆發衝突以來,雙方互有傷亡,雖然之後雙方簽署停火協議,但戰事仍是有重新爆發的可能。川普這次也是時隔八年重新參加東協峰會,在扮演「國際公道伯」介入兩國紛爭之餘,除了表達對東南亞事務的高度興趣外,也是想要在這片區域中重新掌握自身影響力。
美國重回東南亞鞏固貿易?
東南亞各國長年以來與中國都較為親近,不少國家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響應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在內,這幾年中資大舉進入馬國、帶來不少就業機會外,也讓部分建商、通訊商等賺到錢。資通產業的華為等大公司,也開始幫忙馬國等東南亞國家訓練技術人員,整個將經驗系統性移植到當地。
只是,這樣的大舉進逼也遺留下不少問題,其中就包含過剩的產能。在馬國等依舊可以可以看到許多建築到一半卻無法完工的停滯建案(俗稱「爛尾樓」),就算完工好的新大樓,其管線跟電線也配置不佳,常有異味或是外漏等。
更有甚者,像這次發生衝突的泰柬兩國,最後也淪為詐騙集團橫行跟中國規避原產地規定的「洗產地」溫牀,都是過剩投資下的反作用。因此,根據外媒報導,這次的和平協議也是由柬方跟美國提起,當中也是希望美國調解後,長遠來看能在東南亞協調出川普就任下的新秩序。
川普在協議簽署的記者會上稱兩個國家(泰國和柬埔寨)現在相處得非常好外,還稱「我們都正在簽署一項與柬埔寨的重大貿易協議,以及與泰國的一項非常重要的關鍵礦物協議。只要他們保持和平,美國將與這兩個國家保持強勁的商業和合作、大量的交易」。
一但美國與泰柬達成新的商業合作,未來就可以「以商止戰」。這也是川普政府這次瞄準的視野,重整商業秩序來建造長久的和平。
架空中國現今的影響力?
只不過,這樣一來,也會讓中國在2010年代以來在東南亞的開疆闢土出現動搖。根據路透社報導,打從泰柬開始和談之初,美方外交人員就稱「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不認為中國在達成和平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或者說,任何具實質性的作用」,因而預計中國不會參加該儀式。
結果到最後,或許中方也判斷參加只是「當花瓶」,沒有意義,索性就不參加。總理李強則先是於25日跟26日前往新加坡訪問,等川普跟高市早苗等人前腳一走、李強再隨即訪問馬來西亞。弔詭的是,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明明也可以在吉隆坡見到,結果還是在新加坡先見面一次,也可以看到中美在東南亞議題上呈現互別苗頭的狀態。
只不過,泰柬兩國是否一簽署後就真能換來和平?誰也不敢明說,當現場BBC記者問及協議的正式名稱是什麼?真的有和平協議的字彙在裡面之時,泰國官方人員僅說「我會稱之為「通往和平的途徑」(pathway to peace)」,模糊的回答讓不少在場記者感到意外。
如果用比喻的話,川普就如同一間學校的訓導主任、管理泰柬兩個頑皮愛打架的學生,雖然在馬來西亞這個校園內和解了,但難保未來兩個出了校園還是會在外頭發生衝突。泰柬衝突包括武器撤離跟戰俘交換是否能做到位,都是川普離開東南亞之後才會進行。「國際公道伯」能否再度以勢服人,也關乎著川普政府能否重新在東南亞地區立威。
●作者:鄭仲嵐/駐日本東京記者。1985年生。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過去任職台灣的電視臺,現定期供稿給BBC中文、德國之聲中文與鳴人堂、關鍵評論網等台灣媒體。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 名家論壇
- 鄭仲嵐
- 川普
- 泰柬和平協議
- 泰國
- 柬埔寨
標題:名家論壇》鄭仲嵐/川普親證泰柬和平協議:以商止戰重塑東南亞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