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卓韋儒提醒,若體內水分過少,蠕動變慢,恐造成便祕;並提出「秋天潤腸 TOP3」食物。(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很愛大喫大喝,水喝得少、菜喫得少、肉喫得多,導致便祕找上門。中醫師卓韋儒在臉書粉專「卓韋儒醫師|內視鏡專科・肝膽胃腸」表示,若體內水分不夠、蠕動變慢,便祕馬上報到。
卓韋儒說明,很多人都會出現這些狀況:
●一週解不到 3 次 → 屬於「慢性便祕」。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排便硬、顆粒狀 → 腸道水分不足。
●解完還覺得「殘便感」 → 腸道蠕動不良。
卓韋儒表示,長期便祕不是小事:
●腸道壞菌增加 → 免疫力下降。(Gut Microbes, 2022)
●糞便毒素累積 → 增加大腸癌風險。(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3)
●用力過度 → 痔瘡、腸憩室、甚至心腦血管事件風險升高。
醫學證據:高纖維+含水食物,能縮短腸道通過時間、改善排便(Nutrients, 2023)。
卓韋儒建議「秋天潤腸 TOP3」:
●芭樂→一顆等於三碗飯的纖維,增加便便體積,推得動才排得順。
●蘋果→富含果膠,餵養腸道益菌,幫你打造「滑順腸道」。
●地瓜→抗性澱粉+纖維,刺激蠕動,改善排便規律。
卓韋儒提醒,每天至少 2000ml 水,纖維才不會變「堵塞劑」;搭配 30 分鐘運動,腸胃蠕動更有力;有便祕困擾的人,可適量補充益生菌(Lactobacillus, Bifidobacterium)。
    。
    
    。
標題:1週便便少於3次屬慢性便祕 中醫「秋天潤腸 TOP3」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21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