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徐智威表示,調整飲食習慣選擇地中海、得舒飲食,有助改善或預防血糖、血脂問題;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外食頻繁、運動量少、壓力大,加上人口老化,使得慢性病問題日益嚴重。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徐智威表示,慢性病之中,糖尿病與高血脂是最常見且密切相關的代謝疾病,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也會對個人健康、家庭照顧等造成極大負擔。建議日常掌握調整飲食習慣、維持健康體重、規律運動、戒菸限酒、減壓助眠以及定期健檢5原則,有助遠離疾病威脅。
徐智威於發文指出,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異常,導致血糖過高的疾病;高血脂泛指血液中的脂肪成分異常,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三酸甘油酯(TG)指數過高等。糖尿病與高血脂經常同時出現,形成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腎臟—代謝(CKM)共病群。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徐智威進一步說明,糖尿病與高血脂的風險因子,包括:家族病史;肥胖,尤其腹部肥胖;高油高糖飲食、含糖飲料、精緻澱粉;運動不足;年齡與性別,如男性早期風險高、女性更年期後風險迅速上升);吸菸、酗酒、壓力、睡眠障礙、荷爾蒙異常等。日常生活可掌握以下5大方式,有助改善與預防:
●調整飲食習慣:少糖、少油、少鹽,選擇地中海飲食或得舒(DASH)飲食;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如蔬果、全穀雜糧;減少加工食品、紅肉、反式脂肪;多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堅果。
●維持健康體重:體重減輕5-10%,可改善胰島素敏感度與血脂;BMI保持在18.5-24之間,腰圍控制男性<90cm、女性<80cm。
●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遊泳、騎腳踏車;並加入阻力訓練,如彈力帶、重量訓練,改善代謝與肌力。
●戒菸限酒、減壓助眠:戒菸可大幅降低心血管風險;男性每天≤20公克純酒精(約2個標準杯);女性:每天≤10公克純酒精(約1個標準杯);建議每晚7-8小時的高品質睡眠。
●定期健康檢查:建議40歲以上每年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血脂肪;若有家族史或肥胖、三高等高風險族群,可提早開始監測。
徐智威強調,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常在沒有症狀的狀態下悄悄發展,一旦發現,常已伴隨器官損傷。因此,提早辨識風險因子、積極改善生活型態,是最有效的策略;若已經有異常,也有多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穩定病情。健康是一輩子的習慣,不妨從一餐一動開始,打造更健康、更長壽的未來。
。
。
標題:代謝疾病最擾人 醫授5招遠離威脅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