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天冷進補看體質 中醫揭4類 補錯更傷身

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表示,進補不是把所有好東西喫下肚就好,而是要看體質「缺什麼、補什麼」。(資料照)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天氣一轉涼,就急著喫薑母鴨、羊肉爐?別人說「很補」就跟著喫,結果越補越上火、冒痘痘?手腳冰冷、氣色差,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補什麼?其實不是進補沒效,而是你「補錯了」!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表示,體質分為氣虛型、血虛型、陽虛型、陰虛型。進補不是把所有好東西喫下肚就好,而是要看體質「缺什麼、補什麼」。

周宗翰於臉書專頁「」發文提到,補錯了,反而會火上澆油,加重身體負擔!並整理常見的進補體質與飲食建議:

請繼續往下閱讀...

1.氣虛型:容易累、說話有氣無力、常感冒。

●該這樣喫:以「補氣」為主。可適量食用山藥、黃耆、黨參、雞湯、四神湯、牛肉,為身體打氣。

●避開這些:生冷瓜果、冰品、白蘿蔔(會破氣,抵銷補氣效果)。

2.血虛型:臉色蒼白或蠟黃、頭暈、嘴脣白、指甲易斷。

●該這樣喫:以「養血」為主。可補充紅棗、桂圓、當歸、桑葚、豬肝、菠菜、葡萄。

●避開這些:寒涼食物及過度辛辣的刺激物。

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表示,血虛型以「養血」為主。可補充紅棗、桂圓、當歸。(圖取自freepik)

3.陽虛型:手腳冰冷、特別怕冷、精神不振、容易腹瀉。

●該這樣喫:以「溫陽散寒」為主。可喫羊肉、韭菜、肉桂、核桃、薑,讓身體由內暖起來。

●避開這些:任何冰品、冷飲、生菜沙拉等寒性食物。

4.陰虛型:口乾舌燥、手心腳心熱、晚上睡不好、易長痘。

●該這樣喫: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可喫百合、銀耳、蓮子、梨子、黑芝麻、黑豆。

●避開這些:絕對要避免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燥熱補品,會越補火越大!

中醫調理這樣做

中藥打好底: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都需根據體質對症下藥,才能發揮最大效果。藥要專業診斷,請勿自行抓藥!

針灸+艾灸溫經絡:透過關元、氣海、足三裏等穴位,溫暖脾胃與循環,讓補進來的營養能確實被吸收。

秋冬進補3原則

●先辨體質再進補:不確定自己的體質,就先找中醫師。

●溫和漸進不過度:天氣剛轉涼,可先從山藥排骨湯、四神湯等「平補」開始。

●作息正常不熬夜:熬夜最傷陰血,補再多也沒用!




標題:天冷進補看體質 中醫揭4類 補錯更傷身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