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醫師劉佳洋表示,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漿的可樂等飲料恐造成癌症。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你或許曾有種經驗:在看電影前,不耐爆米花的隊伍太長,到超商買微波加熱的爆米花,比較低價又快速,對吧?但,你可能喫下致癌物。一位在美國執業的華裔網紅女醫師劉佳洋(Jia-Yia Liu音譯)在頻道《Healthy Immune Doc》分享多項看似健康,卻可能引發癌症的食物。該影片獲得熱烈觀看,4個多月獲得57萬次觀看。
劉佳燕提到的會造成癌症風險的食物與成分有: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微波爆米花:PFCs (全氟化合物,PFAS): 這裡指超商常販售的包裝爆米花。用於塗層爆米花袋的化學物質,在加熱時會滲入爆米花。這是一種「永久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已被證實與癌症、甲狀腺疾病和不孕症有關。
另外,這些加工食品通常有加入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會增加心臟病和炎症的風險。最後,爆米花打開時,有個很大的水蒸氣,很多人時常被燙到,對吧?雙乙醯為人工奶油香料,吸入其蒸氣會導致一種稱為「爆米花肺」(Popcorn Lungs) 的嚴重且不可逆的肺部疾病(閉塞性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高果糖玉米糖漿:汽水、糖果、包裝烘焙食品、調味品(如番茄醬、烤肉醬)、零食、冷凍餐點都可能含有。果糖攝取過多會導致糖尿病、肥胖、代謝症候群、脂肪肝、肝硬化,以及最終的肝癌和心血管疾病。
●阿斯巴甜:零卡汽水、無糖口香糖、低熱量優格、甜點、明膠等糖尿病友善產品。阿斯巴甜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甲醇,甲醇進一步分解為甲醛(用於屍體防腐的物質)和甲酸。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於 2023 年宣布阿斯巴甜「可能對人類致癌」。它還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組,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和癌症。
●人造食用色素:這裡指彩色糖果、餅乾、蛋糕、零食。人造食用色素已被證實與過敏反應有關,並且有些潛在致癌性。許多這類色素已被歐洲禁用。
●美式麵包中的添加物:例如溴酸鉀用來處理麵粉,使麵團更強韌,讓麵包更蓬鬆柔軟;被認為是可能的人類致癌物,在動物實驗中與腎臟和甲狀腺腫瘤有關,已被歐洲、加拿大、中國和巴西禁用。
●早餐穀片中的合成抗氧化劑:例如BHA(丁基羥基茴香醚)和 BHT(丁基羥基甲苯)。用作防腐劑、合成抗氧化劑,以防止高度精製和加工的澱粉腐敗。IARC 將 BHA 和 BHT 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物,在動物實驗中已被證明會促進腫瘤生長、破壞內分泌系統,並對肝腎功能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化學物質也已被歐盟和日本禁用。
●谷氨酸單鈉鹽:調味脆餅、鹹味零食、湯、快餐、冷凍餐、麵條、醬汁。這是一種鮮味增強劑,雖然天然存在,但大量人工添加時,會引起「中國餐館症候群」等症狀,如頭痛、麻木等。由於它是神經傳導物質谷氨醯胺的鈉鹽,異常高量會引起神經興奮。
。
。
標題:小心癌從口入 網紅醫:這些食品恐致癌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