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財經

華爾街唯一看空輝達分析師 原因之一與台積電有關

根據外媒MarketWatch報導,在整個華爾街對輝達(Nvidia)幾乎一致看多的氛圍中,有一名分析師卻堅定保持看空立場,而他本人對此形容「感覺超棒。」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名「全華爾街唯一給輝達賣出評等」的分析師,是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的研究員Jay Goldberg。在 FactSet的統計中,涵蓋輝達的66位分析師裡,60位給予買進或優於大盤的評等,5位給中性,只有Goldberg一人給「賣出/劣於大盤」。

但他強調,他從未建議客戶去放空輝達,只是從一開始就主張輝達的股價將「跑輸整個AI族群」,而這件事從他4月開始追蹤以來「已經發生」。

Goldberg看空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輝達背後實際負責代工的台積電已經滿載,「他們已全部賣光光,產能全滿。滿載後,你要怎麼繼續往上漲?」

但Goldberg的觀點並不只針對輝達,他認為這攸關整個市場情緒。回顧2000年網路泡沫與2008年金融海嘯,當時並非只有泡沫中心的科技股或房市下跌,而是整個市場一起跌掉約 50%。他說,「當市場裡沒有賣方,就容易出事。泡沫不會見頂,直到最後一個空頭變成多頭。」

他直言,「我對AI週期的看法越來越偏空。我完全認同這是一個泡沫。半導體是循環性的,終究會回到重力法則。可能六週後破、也可能三年後破。」

他指出,目前情況甚至已出現1990年代末期網路泡沫時熟悉的現象,大型公司,包括輝達、OpenAI等,都開始用自己的資金「借錢給客戶建機房」,這類「供應商融資」當年曾讓泡沫破裂時的災情更加慘烈。

Goldberg警告,當企業為了擴張而開始大量舉債,泡沫會變得「更瘋狂」,而這跡象已經浮現。

此外,他認為市場對AI真實需求的期待已遠遠超過企業端的實際採用速度,「我最擔心 AI 交易的需求面。我認為大家根本還搞不清楚 AI 的實際用途。企業端採用非常冷淡。」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份研究也顯示,95%投資AI的企業「完全沒有回報」。

Goldberg補充,投資人大幅低估了AI雲端伺服器農場的營運成本,包括巨量電力開銷。此外,AI 晶片的汰換速度比一般認知更快,「重點不是伺服器的物理壽命,而是經濟壽命」。

他說,在2022年,一張GPU六個月就能回本,現在回本期拉到1.5~2年,「還算不錯,但方向是往下的。真正關鍵是汰換速度。」



  • 輝達
  • 華爾街
  • 泡沫
  • AI週期
  • 台積電
  • 企業債務


標題:華爾街唯一看空輝達分析師 原因之一與台積電有關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3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