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美國在1960年代到1990年代曾是全球稀土霸主,是什麼改變了全球稀土供應鏈的走向,導致一步步受制於中國?
關鍵在於1995年兩件關鍵決策。美國政府當年核准中國向通用汽車收購稀土企業Magnequench,使中國一舉取得需耗費多年才能研發的關鍵技術。
第二是在中國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過程中,中方以遠低於美國的價格大量出口稀土,導致美國國內稀土供應商節節敗退,MP Materials 更在2002年關閉。
直到國安疑慮升高,美國才重新正視稀土戰略重要性。MP Materials 於2017年復工後,美國稀土產量才逐步回升,並在2024年攀至4.5萬噸,但仍不到中國的六分之一。
目前,中國掌控全球約七成稀土礦產與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讓稀土成為中方在美中貿易博弈中的重要籌碼。為降低依賴,美國正積極與盟友合作,試圖建立多元供應鏈。像澳洲、加拿大都擁有豐富稀土資源,被視為替代來源的重要夥伴。
專家警告,美國應把稀土視為當務之急,就像50年前面對石油危機般看待。一旦美國仍找不到中國以外的穩定供應,美國的AI投資與整體科技競爭力,都將暴露在高度風險之中。
- 稀土
- 中國供應鏈
- 美國稀土
- Magnequench
- WTO
- MP Materials
標題:AI狂潮風險!1995年兩項關鍵決策 導致美國稀土被中國掌控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