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內側軟骨壞死處(箭頭處)。(照片提供/翁浚睿)
文/翁浚睿
58歲的王太太半年前發現蹲下時,膝蓋內側會微微痠痛,前一陣子拜拜時,要跪下的動作也漸漸變得很喫力。剛開始她先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做復健,持續好幾個月也不見改善,每天過著喫止痛藥的日子。後來就醫照X光和MRI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膝蓋內側有骨頭壞死的現象(圖1),考量到疾病仍在初期,且相對年輕,因而建議她住院接受新式的微創軟骨再生手術。
症狀劇烈疼痛、反覆積水
50歲以上膝蓋慢性疼痛大部分和軟骨退化性磨損有關,但是少部分是由於軟骨壞死,也就是「剝脫性骨軟骨炎」。軟骨下方的硬骨因為缺血壞死,進而導致軟骨剝落,這樣的病人會以劇烈疼痛、反覆積水來表現,若仍在較輕微的疾病前期可藉由微創手術處理,若是晚期則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軟骨再生的技術包含PRP、幹細胞、二階段軟骨培養再生,以及這位病人使用的一階段軟骨再生,醫師在微創關節鏡手術下,先把軟骨缺損處鑽洞(圖2),使其下方的骨髓細胞可以流出促進生長,然後再注射入軟骨再生的材料(圖3),裡面包含多分子葡萄糖胺、氯化葡萄糖胺和碳酸鈉,在關節鏡下,注射到軟骨缺損處,使其附著其上,促進軟骨再生。
▲圖2:關節鏡下將軟骨缺損處鑽洞。(照片提供/翁浚睿)
▲圖3:關節鏡下將軟骨再生的原料注射至缺損處。(照片提供/翁浚睿)
隨著科技進步,膝蓋軟骨病竈不再只有喫止痛藥、注射玻尿酸或是開刀換關節而已,在病竈尚未到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前,還有許多延緩及修復軟骨的方法,因此在膝蓋開始出現不適時,建議前往醫療院所診療,以免延誤治療黃金期。
(作者為大同醫院、鳳山醫院、高雄長庚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
。
標題:膝蓋老化軟骨壞死 微創再生手術修復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