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

別再被騙!手機相機5大迷思破解:畫素高、鏡頭多不代表好拍

挑手機時,不要陷入假象的「相機規格」迷思。(圖/路透社)

不少人購買手機,把「相機」視為最重要的要件。然而,現今仍充斥不少關於手機相機的錯誤觀念,例如「畫素越高越好」、「變焦倍數越大越厲害」等,實際上卻未必正確。外媒《Android Police》提出5大最常見的迷思,以後挑手機別再被「規格數字」誤導了。

● 迷思一:鏡頭越多越好

多鏡頭手機的確能提供更多拍攝角度,但有些中低階手機加入「微距」或「景深」鏡頭,其實只是為了行銷噱頭,實際拍照效果未必實用。與其堆疊無意義的鏡頭數量,不如配備一顆畫質出色的主鏡頭來得實在。真正能提升照片質感的,是鏡頭的品質與後端處理能力。

請繼續往下閱讀...

● 迷思二:畫素越高畫質越好

「2億畫素」聽起來很驚人,但畫素只影響照片的解析度,並不代表畫質一定比較好。影像的細節、色準和低光源表現,關鍵反而是感光元件的尺寸,以及影像處理的能力。像是 Google Pixel手機,即便畫素不高,憑藉演算法也能拍出細緻又自然的照片。

拍出好照片,軟硬體都很重要。(圖/美聯社)

● 迷思三:變焦倍數越高越好

變焦倍數並非越高越高,有時只是「數字遊戲」。有些手機的高倍變焦為「數位變焦」,也就是把原圖裁切放大,這樣不但畫質會模糊,細節也會損失。若真的有變焦需求,建議選擇採用潛望式光學變焦技術的手機,才能在拉近畫面時維持清晰度。

● 迷思四:跟相機大廠聯名會拍得比較好

許多手機品牌與相機大廠合作,如徠卡、哈蘇、蔡司等,但合作內容大不相同。有的只是調色風格、有的則深入鏡頭設計與成像調校。因此,不見得掛了知名品牌Logo,拍出來的照片就一定更好看。

● 迷思五:手動調整相機設定才能拍好照片

其實現在的手機相機已經非常聰明,自動模式表現足以應付大多數場景。透過AI與演算法,手機會自動偵測場景並最佳化曝光、對比與色彩,不用手動微調也能拍出好照片。除非你是進階玩家,否則自動模式完全夠用。

 



標題:別再被騙!手機相機5大迷思破解:畫素高、鏡頭多不代表好拍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