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提醒,外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與纖維、選擇清淡且少油少鹽的食物、注意211餐盤搭配、選擇高蛋白與好澱粉組合、替代點心也能兼顧營養;示意圖。(圖取自photo AC)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外食很方便,但怎麼越來越常覺得累、沒精神、腸胃卡卡?營養師高敏敏在指出,超過8成台灣人幾乎靠外食撐3餐,久了容易出現便祕、水腫、沒精神,看起來沒病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亞健康狀態,並提醒外食要注意補充蛋白質與纖維、選擇清淡且少油少鹽的食物、注意211餐盤搭配、選擇高蛋白與好澱粉組合、替代點心也能兼顧營養。
小喫店外食
●滿分組合:滷雞腿+滷豆腐+燙青菜+蚵仔湯=蛋白質+膳食纖維+清爽湯品一次到位,少油少鹽又飽足。
請繼續往下閱讀...
●湯類選清淡型,例如蚵仔湯、貢丸湯,搭配非油炸的主食最剛好。
自助餐外食
●典型均衡盤:蒸蛋+地瓜+白飯+兩樣蔬菜=打造1蛋白質+2蔬菜+1澱粉的黃金比例。
●澱粉建議選地瓜、糙米,替代炒飯、油麵更輕盈。
便利商店外食
●快速均衡餐:無糖豆漿+舒肥雞胸+蔬菜沙拉或燙青菜盒=高蛋白+好脂肪+低糖清爽,是外食族的營養急救包。
●若能多搭一顆茶葉蛋或滷豆幹,營養更完整。
優質蛋白質
●魚肉(鯖魚、鱈魚):高蛋白、低脂肪,鯖魚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抗發炎、保護心血管,鱈魚屬於白肉魚,脂肪更低、味道清淡好消化。
●雞蛋(蒸蛋、水煮蛋):完整蛋白質來源(含9種人體必需胺基酸),蛋黃含有卵磷脂、維生素D、葉黃素,熱量不高、飽足感高,是減脂者好夥伴。
●豆腐、豆漿、毛豆(植物性蛋白代表):它富含大豆蛋白、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幫助維持女性荷爾蒙平衡、保骨質,毛豆還含有膳食纖維與鉀,有助排鈉、控制血壓。
●蝦:擁有高蛋白、低脂肪,熱量低但營養密度高,含鋅、硒、維生素B12 有助免疫與神經功能,胺基酸組成佳,利於修復與生長。
●舒肥雞胸:雞胸是高蛋白、低脂肪首選,舒肥烹調法保留水分、不易柴,更容易入口,富含維生素B群,有助代謝與能量轉換。
●鵪鶉蛋:雖小但營養密度高,蛋白質含量與雞蛋相當,富含鐵、維生素B群,適合補血與抗疲勞,體積小,方便控制份量與熱量攝取。
營養師高敏敏。(高敏敏提供)
。
。
標題:外食族容易亞健康 營養師授5關鍵原則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0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