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透過飲食調整降低體內半胱胺酸,有望啟動脂肪燃燒機制,帶來體重管理新策略。圖為情境照,與本文無直接關聯。(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節食減重恐怕不是唯一解方。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引述《自然新陳代謝》(Nature Metabolism)期刊的最新研究,人體內一種名為「半胱胺酸」(cysteine)的天然胺基酸,可能才是影響脂肪燃燒的關鍵因子。降低其濃度,能顯著促進體內白色脂肪轉化為更活躍的棕色脂肪,為肥胖症治療開啟了全新方向。
此研究由美國潘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主導。團隊在分析一項人體臨牀試驗數據時,發現參與者在減少卡路裏攝取時,其體內半胱胺酸含量也同步下降。為釐清關聯,研究人員進一步進行小鼠實驗,結果顯示,即便未限制熱量,若飲食中完全移除半胱胺酸,小鼠體重仍明顯下降,且脂肪燃燒效率大幅提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指出,半胱胺酸濃度降低,可驅動負責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細胞,轉變為能主動消耗熱量、維持體溫的棕色脂肪細胞,如同開啟了體內的「燃脂開關」。棕色脂肪有「人體內建暖爐」之稱,是目前燃脂療法研究的熱門焦點。
該中心主任柯萬(John Kirwan)博士表示,調控這類胺基酸可能是一種嶄新的燃脂策略,對肥胖症患者極具潛力。共同研究者斯塔德勒(Krisztian Stadler)博士則認為,相較於傳統節食,透過精準的分子介入,可能能夠更溫和、長期地改善體重與代謝狀況。
半胱胺酸廣泛存在於高蛋白的動物性食品中,包括雞蛋、乳製品、魚肉與紅肉。若在營養師指導下適度減少這些食物,改以豆腐、糙米等植物性蛋白取代,可能有助於控制體內半胱胺酸濃度。
儘管此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團隊強調,此結果為開發新型減重藥物或營養補充策略,提供了明確的生物標靶。未來若能在人體試驗中複製這項成果,將可能徹底改變目前減重與代謝疾病的治療方式。然而,目前尚未有針對人類的安全攝取指引,相關應用仍須臨牀實證。
。
。
標題:減肥新曙光!少喫「一種胺基酸」竟比節食更有效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