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婷指出,不少腎臟病患為了減少鹽分攝取,紛紛改用標榜「低鈉」、「減鹽」、「薄鹽」等調味品,試圖降低對身體的負擔;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腎臟病患為了減少鹽分攝取,紛紛改用標榜「低鈉」、「減鹽」、「薄鹽」等調味品,試圖降低對身體的負擔。營養師陳怡婷於臉書專頁「」及個人網站提醒,這些「低鈉」產品可能潛藏「減鹽陷阱」,對腎友而言反而更具風險。
臨牀觀察表示,曾有腎友特別選購低鈉鹽與薄鹽醬油,希望透過調味料的替換改善病情。然而她指出,這些產品雖然降低鈉含量,卻常以「鉀」取代,「對於腎功能不佳者來說,過多的鉀無法順利排出,反而可能引發高血鉀,甚至心律不整等嚴重併發症。」
請繼續往下閱讀...
鉀與鈉同為鹼金屬元素,是人體維持體液平衡、血壓調控不可或缺的電解質。一般人多餘的鉀可經由腎臟排出體外,但腎臟功能受損者、患有高血鉀或心衰竭的患者,應避免攝取過量鉀離子,以免造成血鉀濃度升高,進而危及生命安全。
陳怡婷建議,可透過蔥、薑、蒜、九層塔、檸檬、番茄等天然食材提味,減少對鹽的依賴;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針對腎友該如何挑選安全的調味品,陳怡婷提供以下建議:
1. 善用天然辛香料替代人工調味品:可透過蔥、薑、蒜、九層塔、檸檬、番茄等天然食材提味,減少對鹽的依賴。
2. 仔細查看食品成分標示:不要單憑「低鈉」、「減鹽」標示就放心選購,須確認是否以鉀鹽替代,避免誤食高鉀調味料。
3. 避開含磷調味品:許多加工調味料如火鍋湯粉、燒烤醬、沙拉醬等可能含有磷酸鹽等添加物,長期攝取會對腎臟造成額外負擔。
4. 拒買來源不明產品:若商品未清楚標示產地與內容,或有特殊標語如「無毒」、「純天然」卻未附佐證,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後再決定是否食用。
陳怡婷強調,「不是所有調味品都要換成低鈉或無鈉才是對的」,應根據每位病患的腎功能狀況進行個別化評估與管理,才能真正達到保護腎臟、維持健康的目的。
最後,她提醒腎友,控制飲食固然重要,但更應配合規律運動、良好生活作息,才能全面維護腎臟健康,不應盲目追求「減鹽」風潮,以免適得其反。
。
。
標題:腎友慎選「減鹽」調味品 營養師:低鈉、薄鹽≠安全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