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身體濕熱重悶出病來 小沙粒恐滾成結石

中醫師表示,濕熱體質是結石的高風險族群,膽結石、腎結石、甚至膀胱結石都容易找上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1名上班族女性常覺右上腹悶脹、偶有痛感,她原以為是因天氣熱,食慾不振,自己忍不住喫炸物或喝冰涼汽水等刺激性食物所致,沒想到就醫檢查發現膽囊內有「小沙粒」,但身體並無不適,她便也沒有再追蹤。孰料近期又因熬夜、外食、多重口味,身體慢慢累積「濕熱」,小沙粒竟變成結石。

中醫師余雅雯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有些人夏天常常覺得臉超油、舌頭紅、糞便黏又難沖,以為是天氣太熱所致,但她提醒,這有可能是身體「濕熱過重」的反映。

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指出,像該名患者因為經常喫重油重鹹食物,腸胃受到刺激,加上作息不正常,身體逐漸被養成濕熱體質,導致幾年前健檢查出的膽囊中的小沙粒變胖成「膽結石」。她強調,從中醫角度來看,濕熱體質即是結石的高風險族群,容易讓膽結石、腎結石、甚至膀胱結石找上門。

濕熱型結石體質 4特點

●臉部油亮:早上洗完臉不到中午就油光滿面,用幾張吸油面紙都救不了。

中醫師指出,臉部油亮到吸油面紙也救不了的人,很可能為濕熱型結石體質者;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不易口渴、嘴黏有口臭:明明天氣熱、流汗多,但總是忘了喝水,或是嘴巴總覺得有一層膜、甚至口臭,這些都可能是濕氣堵住身體的警訊。

●舌頭紅、舌苔黃:打開嘴巴照鏡子,如果發現舌頭紅得像熟蝦、上面還有厚厚黃苔,甚至舌邊有齒痕,那就是濕熱的表現。

●大便黏膩難沖:大便不成形、馬桶老是沖不乾淨或容易沾黏,需多次沖水或使用馬桶刷才能沖淨,都是體內濕氣太重的表現。

余雅雯表示,夏天濕氣重,不只是讓人汗流浹背,更可能讓身體「悶出病來」。如果發現自己符合上述4點,建議盡早調理體質。她分享,從中醫角度可以透過祛濕清熱、疏肝利膽等方式幫助身體代謝,減少結石發生的機會。

她說,平時可以多喝「清熱祛濕」的茶飲,如玉米鬚茶、冬瓜薏仁水、茯苓山楂茶,至於選哪一款,可諮詢中醫師後依體質做選擇。




標題:身體濕熱重悶出病來 小沙粒恐滾成結石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