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可以使用多久?醫師指出,關鍵在於換完之後,是否有控制體重、選對運動、不過度使用,以及預防感染;示意圖。(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人工關節可以使用多久?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指出,只要照顧得好,人工關節可以用上10年、15年,甚至更久!根據國外研究統計,超過9成5的患者,在手術15年後,人工關節仍運作良好,也就是說,它就像一台用對方法保養的車,一樣能耐用、穩定。
陳鈺泓在指出,在診間,常常聽到患者問:「醫師,我剛換人工關節,是不是沒多久就要再換一次?」其實人工關節要撐久,不是只靠醫師手術技術,更在於你換完之後,怎麼用、怎麼養,控制體重、選對運動、不過度使用,以及預防感染,都能延長人工關節壽命。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工關節能用15年? 醫揭「養護密技」
控制體重,減少承重壓力
陳鈺泓指出,每多1公斤體重,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就多4公斤,所以如果體重沒控制好,即使手術成功,也可能讓關節提早磨損。建議術後定期監測體重,飲食以清淡高纖為主,減少關節負擔。
選對運動,動得剛剛好
人工關節不是玻璃,不能不動,但也不能亂動!建議選擇「低衝擊」運動,例如:遊泳、騎飛輪、散步,避免爬山、跳躍、激烈球類等高衝擊活動,才能養肌不傷關節。
散步是很好的運動。(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不過度使用,避免重複性耗損
即使換了人工關節,也不能像沒事人一樣搬重物、跑跳如飛。重複性的扭轉動作、上下樓負重,都可能加速磨損。建議日常生活中使用輔具(如手杖、樓梯扶手),長時間行走或久站時記得適時休息。
預防感染,比什麼都重要
陳鈺泓指出,這是許多患者最容易忽略的!一旦發生「細菌經血液跑到關節」的情況,會導致人工關節感染、鬆脫,甚至需要重做手術。
最常見的感染來源包括:尿道感染(尤其是男性攝護腺問題)、牙周病與蛀牙、蜂窩性組織炎、皮膚破損。一旦有發燒、關節紅腫、疼痛等現象,一定要立刻就醫處理,避免延誤黃金期。
陳鈺泓提醒,人工關節不是「一次解決終身無憂」,你怎麼生活,決定它能陪你多久。比起擔心壞掉那天何時到來,不如每天都從飲食、運動、姿勢與衛生細節做起,這副「骨本升級版」才能越用越穩、越走越遠。
。
。
標題:術後亂動、感染都NG! 人工關節想撐久必做4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