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指出,目前醫學研究證實,疝氣手術後可以循序漸進進行運動計畫;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談到疝氣手術後運動時,很多人會有非常多的疑慮,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在臉書專頁「」表示,疝氣手術後別光躺著,目前醫學研究證實,循序漸進的運動計畫,包括:深呼吸運動、漸進式步行運動、溫和的核心肌群訓練、低衝擊有氧運動,都是確保疝氣手術成功復原的最佳策略。
最基礎 最重要 深呼吸運動
黃士維指出,手術後初期,深呼吸運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增強橫膈膜和腹部深層肌肉的協調性,減少術後肺部併發症的風險。很多人小看了呼吸運動的重要性,但這是所有復健的基礎。建議每小時進行10次深呼吸,吸氣時腹部輕微凸起,吐氣時緩慢收縮。記住不要憋氣,保持自然流暢的呼吸節奏。
請繼續往下閱讀...
溫和 全身復健 漸進式步行運動
黃士維說,我們常忽略的是,其實簡單的步行是疝氣手術後最佳的復健運動。手術後24-48小時就可以開始短距離步行,從室內5-1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戶外30分鐘,步行速度要緩慢,避免大步跨越或快速變換方向。這個運動看起來簡單,但對促進腸胃蠕動、預防血栓、維持心肺功能都有重要作用! 步行時要穿著支撐性好的鞋子,選擇平坦的路面,避免上下坡或不平整的地形。
重建腹部力量 溫和的核心肌群訓練
黃士維表示,很多人不知道,術後2-4週後就可以開始溫和的核心肌群訓練,並提醒,這些動作都要在無痛的範圍內進行,一旦感到不適就要立即停止!建議每個動作重複5-10次,每天進行2-3組,循序漸進增加強度。
1.骨盆傾斜運動:平躺時輕微收縮腹肌,讓下背部貼緊牀面。
2.膝蓋向胸運動:單腿輪流將膝蓋緩慢拉向胸部。
3.側躺擡腿:側躺時緩慢擡起上側腿部。
重返運動生活 低衝擊有氧運動
黃士維說,手術後6-8週,經醫師評估後可以開始低衝擊有氧運動,最近研究發現,這些低衝擊運動不僅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逐步重建腹壁強度。當患者能夠無痛完成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後,通常表示復原狀況良好。
1.遊泳:水中浮力能減少腹部壓力,是理想的復健運動。
2.固定式腳踏車:坐姿騎乘,避免腹部過度用力。
3.橢圓機運動:全身協調但衝擊力低的有氧選擇。
黃士維提醒,每個人的復原情況不同,開始任何運動前都應該先諮詢您的主治醫師,確保運動計畫適合您的個人狀況。
。
。
標題:疝氣手術後快快好? 4項復健運動來幫忙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