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包飯糰釀「腕隧道症候群」!中醫針灸4穴位不再被痛醒

蕭女每天要包數百顆飯糰和苜蓿芽捲,長期重複使用右手腕,結果出現手掌麻木、抽痛症狀;示意圖。(民眾提供)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35歲蕭小姐經營早餐店多年,每天要數百顆包飯糰和苜蓿芽捲,長期重複使用右手腕,結果出現手掌麻木、抽痛症狀,有時還痛到落淚,難以入眠,只好上醫院求診,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部利用針灸大陵、內關等4個穴位治療,一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蕭女笑說「終於不用包飯糰包到掉淚了!」

蕭女表示,她早餐賣飯糰和苜蓿芽捲已10年多,近年生意越來越好,但右手腕卻越來越痛,由於她的客人都是趕時間上班上學,她只能忍痛工作,長久下來連睡覺都會痛醒,甚至無法催油門騎車,後來受不了才就醫,沒想到竟是「腕隧道症候群」作祟。

請繼續往下閱讀...

蕭女經營早餐店,每日包飯糰包到手麻,診斷為「腕隧道症候群」。彰化醫院中醫部利用針灸治療,一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彰化醫院提供)

彰化醫院中醫部醫師黃鋒榮表示,腕隧道症候群又稱「滑鼠手」,原本好發於電腦工作者;近年因職業型態改變,採茶員、餐飲從業者及裝配員等族群也成高風險對象,而蕭女因長期用力包飯糰,導致腕隧道空間變窄,壓迫正中神經,引發手掌麻木、刺痛,甚至影響睡眠。若拖延不治,恐導致肌肉萎縮,甚至需動手術。

黃鋒榮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腕隧道症候群可用針灸舒通經絡,針灸大陵、內關、合谷及曲池等穴位,也可搭配艾灸及薰藥洗,使經絡溫熱暢通,減輕局部壓迫及減少發炎反應,可在1至2個月內有效改善症狀。若病情較重,還可配合活血化瘀中藥以加強療效。

黃鋒榮表示,這類病人經針灸改善後,也要減少重覆使用手腕的頻率;但很多患者為了工作,不得不重覆使用腕部,如此就可能一再復發,最後得藉由手術挽救。他強調「一出現麻痛就要就醫」,千萬別等到夜間痛醒或出現肌肉萎縮才來治療,即使接受手術,恢復的狀況也難以完全康復。

彰化醫院中醫部醫師黃鋒榮指出,近年因職業型態改變,採茶員、餐飲從業者、裝配員等也成為「腕隧道症候群」高風險對象。(彰化醫院提供)




標題:包飯糰釀「腕隧道症候群」!中醫針灸4穴位不再被痛醒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