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樹林風澤中醫診所醫師蔡馥謙表示,台灣氣候濕熱,易使身體水濕積聚,女性在月事期間氣血運行較弱,容易引發經痛等不適;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對正在經期的女性而言,更需要多一分細心照顧。板橋樹林風澤中醫診所醫師蔡馥謙指出,台灣氣候濕熱,本就容易使身體的水濕積聚,而女性在月事期間氣血運行較弱,若疏忽了生活細節,就容易引發經痛、頭暈,甚至白帶異常等婦科不適。
蔡馥謙表示,保持私密處乾爽潔淨至關重要。經期時陰道的自淨能力降低,若長時間久坐悶熱,或衛生棉更換不夠勤,容易讓濕熱下注,導致搔癢或感染。中醫說「濕為陰邪,最易困脾」,所以夏天更應勤換衛生棉,選擇透氣棉質內褲,避免穿過緊的褲子,讓局部能保持通風乾爽。
請繼續往下閱讀...
蔡馥謙說,不少女性夏天偏愛冰飲、冰品來消暑,但「寒為陰邪,易傷陽氣」。經期時子宮仰賴陽氣溫煦來推動血行,若經常貪食寒涼,會導致宮寒、血行不暢,使經痛加劇,甚至經血排得不順。建議多喝溫熱的水,或是紅棗茶等溫補氣血的飲品,幫助活血調經。
蔡馥謙指出,夏天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皮膚毛孔開張易受寒邪入侵,使血脈收縮、經血不易排出,常讓女性覺得腰腹發涼、痠痛。中醫說「痛則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自然就會疼痛。此時可適度用熱水袋熱敷下腹,幫助子宮暖宮散寒。
蔡馥謙提到,飲食方面,經期宜少喫生冷瓜果或油炸辛辣,以免助濕生熱、或損傷脾胃。多選擇溫熱且易消化的食物,如蓮藕排骨湯、四神湯等,不僅能補脾祛濕,也有助養血調經。
蔡馥謙提醒,若妳經常月經不規律、痛經,或經期總是特別疲倦、容易腹瀉,可能體質偏虛或有瘀血、寒濕困擾。此時可考慮就診中醫,由醫師依體質進行辨證施治,透過中藥與針灸調理,從根本改善體質,讓經期變得更加平順。
板橋樹林風澤中醫診所醫師蔡馥謙。(板橋樹林風澤中醫診所提供)
。
。
標題:盛夏經期重養生 告別婦科不適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