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主食換原型食物 國健署:3成全穀類

國健署指出,國人每日攝取的主食中,應有1/3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現代過於便利的飲食型態下,國人往往會攝取過多的精製澱粉與加工主食如白米飯、薯條、麵包、餅乾等,長期下來會造成身體負擔或導致肥胖。國健署指出,這時候將主食換成「原型食物」就很重要,尤其國人每日攝取的主食中,應有1/3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

國健署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原型食物指的是外觀仍保有自然狀態、未經高度加工的食材。主食類的選擇有糙米飯、紫米飯、馬鈴薯、燕麥、鷹嘴豆等。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國健署據其設計的《每日飲食指南手冊》建議指出, 國人每日攝取的主食中,至少要有1/3來自全穀及未精製雜糧。這類原型主食因為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且較少加工及添加物,能更完整的保留食物營養價值。

那麼,日常生活中到底如何攝取足夠的全穀及未精製雜糧呢?國健署提供以下幾個替換建議:

●白米飯:改成紫米飯、糙米飯、南瓜飯。

●薯條、薯餅:換成蒸馬鈴薯、烤地瓜條。

●精製白吐司:換成全麥麵包、雜糧饅頭。

●加工點心:香甜水煮玉米、無加糖地瓜綠豆湯。

國健署提醒,除了選擇原型食物外,在烹調時也要記得減少糖、鹽與調味品,才能享受食材最天然的美味。

國健署建議,日常飲食中可將過多加工與調味的食品換成原型食物,例如加工點心換成水煮玉米;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標題:主食換原型食物 國健署:3成全穀類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