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釋迦所含的維生素C僅次於維生素C水果之王芭樂。(資料照)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釋迦又名「番荔枝」,盛產季為每年的7月到隔年3月,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釋迦和其他水果相比,含有較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膳食纖維,也有豐富的鉀、維生素C等成分,營養密度高,有益腸道、增強免疫力。出乎意料地,喫起來格外香甜的釋迦,維生素C含量超高,僅次於維生素C水果之王芭樂,顛覆以往大家以為「酸的水果維生素C比較多」的印象。
李婉萍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台東是最大的生產區。台灣釋迦分為兩個品種,一個是鱗目呈圓形且明顯、成熟後可直接剝開喫的「大目釋迦」;一個是鱗目呈尖形且較不明顯、外皮和果肉是一整片不容易散開的「鳳梨釋迦」。鳳梨釋迦和傳統大目釋迦相較,在膳食纖維、鉀和維生素C的含量上就略遜一籌。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婉萍以1顆平均重300公克、皮籽去除後淨重約175公克的大目釋迦舉例,喫下後可獲得的營養價值如下:
●依一般成年人每日建議維生素C攝取量為100毫克來計算,釋迦能提供1.7天所需份量。
●膳食纖維量和現在當令的蔬菜相比,等於將近喫了4碗的高麗菜或1.5碗菠菜。
●鉀離子量和1.8根香蕉差不多。而鉀對於心臟的健康很重要,有助平衡飲食中過多的鈉並降低血壓;對於運動量較大的人,也能適時補充隨著汗液流失的鉀離子。
李婉萍說,假如平時有額外喫點心的習慣,釋迦和蛋糕、餅乾相比,還是比較優質的選擇。
。
。
標題:維生素C含量 只比芭樂差一點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