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大小芋頭要煮對 營養師:富膳食纖維可替換主食

「小芋頭」長大並不會變「大芋頭」。營養師高敏敏說,芋頭有豐富的天然抗性澱粉,可以和精緻澱粉替換著喫;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芋頭是台灣人餐桌上的熟悉食材,但你知道「大芋頭」與「小芋頭」其實有學問嗎?農糧署於臉書專頁「」發文表示,它們並不是單純的「大顆版」與「迷你版」關係,而是由「母芋」與「子芋」構成,不同品種的芋頭,喫法與風味也大不相同。營養師高敏敏於提到,芋頭有豐富的天然抗性澱粉,加上膳食纖維,可以和精緻澱粉替換著喫。

農糧署提到,「小芋頭」長大並不會變「大芋頭」,它們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品種。每種芋頭都有一顆主球莖,稱為母芋,母芋旁邊結出的數顆小球莖,則稱為子芋,由於有些品種是母芋較美味、有些則是子芋,所以一般常以「植物型態」和「栽培收穫目的」將芋頭品種分為「食用母芋」或「食用子芋」兩類。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用母芋的品種

其主球莖大、呈橢圓狀,重量一般可達1台斤以上。常見有檳榔心芋、高雄1號等,因肉質細緻,膳食纖維豐富,適合用於煮粥、燉湯或做內餡。

食用子芋的品種

其分球性強、子芋數量可多達30個以上,有圓錐形、短球形、長球形及棒形等外型。常見有赤芽芋、高雄2號等,肉質較為Q彈,風味香甜濃鬱,適合直接蒸煮、做內餡或芋頭乾。




標題:大小芋頭要煮對 營養師:富膳食纖維可替換主食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