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今日受訪表示,川普揚言未來半導體關稅極有可能提高至200%,甚至是300%,就絕對的數字來說,看起來相當驚人,但實際上主要還是希望能夠威嚇更多的全球半導體大廠赴美投資,因此,100%與300%的稅率,已經沒有太大的差別性,願意赴美投資的(業者)在100%關稅下,就會往美國進行投資,往上加碼到300%的意義其實不大,威嚇的意涵比較大一些。
她指出,目前晶片關稅的祭出已經非常明確,若已經赴美或計劃赴美投資的業者計劃不變,以此來獲得關稅豁免,那仍然會到美國投資,也能順勢爭取美國在AI及相關高效能運算的晶片市場。
而針對輸美比重較低的業者,即便半導體關稅調高到300%,在策略上可能轉為經營非美市場為主,目前川普的喊話,看得出來主要還是希望強化美國製造,重振過去半導體產業的雄風,這樣的意涵是比較大的,這當中帶有非常大的威嚇意味,因此,現階段而言,100%、200%和300%的關稅稅率所帶來的影響,無論是投資版圖的移動,或者對於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影響,都仍與先前百分之百的關稅影響性相同。
至於中小型半導體業者,劉佩真表示,台灣中小型半導體業者雖在此波高關稅下處於較不利的環境,但她建議,仍應主動將挑戰轉化為轉型契機,其中可逐步建立多極市場策略,不再將美國視為唯一的市場,而是逐步拓展印度、東南亞、歐洲等市場,並參與各國的本地化供應鏈,例如印度的「Make in India」或東南亞的數位轉型計畫。
同時,她提到,資金來源也應多元化,除了尋求台灣政府的政策性貸款與科技發展基金支持外,也可與私募基金或跨國企業合作,進行股權或策略性投資。
另一方面,也建議中小型業者戰略可轉向為實現價值鏈升級,從單純的製造往設計服務、系統整合延伸,業者可增加軟體或韌體與晶片的搭配,打造「系統級解決方案」,從而提高議價能力與產品附加價值,政府也可提供產業支持方案,協助中小型業者進行市場多元化與供應鏈韌性強化,避免產業虛化的長期風險。
- 川普
- 關稅
- 半導體
- 投資
- 美國製造
- 威嚇
- 台廠
- 科技
- 台灣關稅
- 劉佩真
標題:川普喊半導體關稅恐飆300%!學者:威嚇意味較多 仍有「這目的」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