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吳庭妮指出,我們每天喝的杯裝咖啡不只是咖啡,可能還喝進1張信用卡的塑膠微粒。建議日常多使用不鏽鋼或玻璃容器外帶食物減塑;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塑膠微粒的存在已不容現代人忽視,即便是喫飯、喝水,都可能喫下看不見的它們。營養師吳庭妮指出,我們每天喝的杯裝咖啡不只是咖啡,可能還喝進1張信用卡的塑膠微粒。日常想要避免攝取塑膠微粒,除建議多使用不鏽鋼或玻璃容器外帶飲料、食物,攝取優格、泡菜等食物補充益生菌,也有助將塑膠微粒排出體外,減少累積帶來的健康傷害。
研究:每日平均喫進5g塑膠微粒
營養師吳庭妮於發影音表示,據研究顯示,我們每天平均會喫進約5g的塑膠微粒,除了紙杯之外,它們還存在哪些地方呢?舉例來說,像是我們泡的濾掛咖啡、茶包、外帶食物店家所用的餐盒和塑膠袋,甚至連瓶裝水都有塑膠微粒的存在。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活減塑+喫對食物雙管齊下
吳庭妮解釋,這些塑膠微粒不能被人體分解,長期累積在體內,可能會導致免疫、代謝下降,甚至可能影響生殖功能。另,也有研究發現,失智者的體內會累積較多的塑膠微粒。不過,日常生活想要完全減塑確實有難度,建議可先從以下2步驟開始做起:
●生活減塑:日常可用散茶取代茶包、自備餐盒、水壺、水杯,例如:買飲料或餐食時,建議試著使用不鏽鋼、玻璃製容器外帶盛裝,減少攝取與接觸到塑膠微粒的機率。
●喫對食物:研究發現,有2款益生菌可以幫我們把塑膠微粒給包住,然後經由糞便排出。這2種益生菌存在於大家平日都可以接觸到的食物中,像是優格、味噌、泡菜等均有,可多攝取。不過,若剛好適逢蕁麻疹發作期,上述食物應暫時避開,不然可能會讓皮膚更不舒服。
營養師吳庭妮說,研究發現,有2款益生菌可把塑膠微粒包住,再經由糞便排出。這2種益生菌存在於泡菜等食物中,日常飲食不妨攝取;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此外,「養好菌」的習慣也同等重要,蔬菜、水果、全穀雜糧、豆類等,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記得也要喫足夠才能養好菌。
吳庭妮並提及,塑膠微粒停留在體內到處亂堆積,對於健康的影響,包括:免疫力、代謝力、血糖的處理、使氧化壓力高、易老化等,甚至還會影響人體原本的排毒系統。另,除生活減塑、喫對食物外,排便規律也很重要,排便不只排廢物,也能幫忙排塑。
吳庭妮強調,生活中想要完全不碰到塑膠微粒,確實有難度;因此,建議不妨從你可以做得到的開始做起。
。
。
標題:杯裝咖啡=喝進1張信用卡? 營養師曝2招自救助排塑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