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蒄對台灣人來說比較陌生,美國網紅艾倫.曼德爾博士建議日攝取1茶匙,可有效降血壓;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小豆蔻(cardamom)粉用來降血壓。擁有千萬粉絲的美國網紅艾倫.曼德爾博士(Alan Mandell)建議,每天兩次,每次約半茶匙;衛福部基隆醫院營養師林鈺婷指出,它味道濃鬱,被當成香料使用時,只要使用一點點,料理中並未被當成要角使用。
小豆蔻對台灣人來說很陌生,根據維基百科:它又名印度小豆蔻、細豆蔻、綠豆蔻、蘇泣迷羅、素泣謎羅香,香港坊間香料舖稱之為青砂仁,是一種薑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山坡邊陰涼潮濕的地方。小豆蔻是一種烹調香料、種子可以做中藥。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艾倫.曼德爾認為,它可以改善血管彈性,具有利尿效果、能排出多餘水分,可顯著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他建議,小荳蒄粉可撒於燕麥、優格、茶、咖哩等上使用。
在國際科學研究上,曾在2009年《印度生物化學與生物雜誌》發表過小荳蔻具有降低血壓、增強纖維蛋白溶解和抗氧化作用,但這個研究樣本僅針對20名被診斷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次服用3公克小荳蒄粉,持續12週,發現有降低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血壓的改變,但對於血脂和纖維蛋白並無數據變化。
此外,也有研究小荳蒄對於代謝症候群或第二型糖尿病,是否具抗發炎、改善血脂或血糖的效果,但也僅發現它在血壓上統計有顯著差異,其餘血脂、血糖數據則並無明顯改變。另一份研究期刊,《國際植物病研究》在625項臨牀試驗中,納入了8份報告、595名患者做研究,發現綠荳蔻對收縮壓無顯著影響。
新生堂板橋院中醫師鄭乃華指出,在中藥應用上,臨牀更常使用的是白豆蔻、草豆蔻與肉豆蔻。這幾味藥材皆以入脾胃經為主,具有開胃消食、芳香健脾的功效,臨牀上多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瀉、反胃等症狀。從中醫觀點來看,若屬於痰濕體質、脾虛不運的患者,小豆蔻可能有助於血壓的控制,但若要達到更佳的降血壓效果,仍須配合其他中藥共同使用。
台灣僅營養師對小豆蒄加入料理中,增加其風味,但未見心血管專科學會或主要心臟科、內科醫師發表將「小豆蔻」列為降血壓的建議。因此,一般民眾若要在飲食中適量加入小豆蔻可增添風味,若要每日攝取3公克,已遠高於一般調味用量,建議先諮詢醫師後,尤其合併用藥或有慢性疾病者,更須謹慎使用。
。
。
標題:日攝取小豆蒄粉 千萬網紅醫力薦降血壓聖品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