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

運動部正式掛牌成行政院二級機關!李洋扛大旗 揭牌典禮不斷更新

台灣體育行政體制將迎來歷史性轉折。行政院推動的「運動部」於今(9日)國民體育日正式掛牌,成為行政院二級機關,取代教育部所屬體育署,統籌全國運動政策,並落實「1部1署3中心」的新架構。此舉不僅是組織層級的提升,更標誌著國家對運動定位的全面翻轉。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層級升格 由「署」躍升「部」

現行的教育部體育署屬於行政院三級機關,署長雖為政務官,但在跨部會協調上常受限於層級。升格後的運動部,部長將與其他部會首長平行,具備直接主導跨部會政策與資源整合的權限。學校體育仍由教育部統籌,而競技運動、全民運動、產業政策及運動外交,將由運動部全面接手

評論員強調,名稱從「體育」改為「運動」,雖僅兩字之差,卻代表新時代觀點的巨大轉變:體育不再只是學校教育的一環,而是涵蓋健康、產業、外交與平權的國家戰略

▲兩屆羽球奧運金牌李洋接任首任部長,而運動部首年經費高達248億元,展現政府對體育重視。(圖/李洋IG)
預算規模創高 248億元投入運動發展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2026年度運動部編列預算達 248億元,創歷史新高,較2024年體育署178億元大幅增加約七成。這筆經費將投入四大面向:

  1. 全民運動:擴增社區與基層運動場域,提升規律運動人口。
  2. 競技運動:強化國訓中心、黃金計畫3.0,提供國家級後勤支援。
  3. 運動平權:推動性別平等與適應運動,保障運動員權益。
  4. 運動產業:促進賽事產業化、企業贊助與投融資,培育專業人才。
總統賴清德表示,體育運動是國力象徵,也是社會團結的重要力量,「政府會用運動壯大台灣,讓選手和全民都能受惠。」

  1. 新組織架構:「1部1署3中心」
  2. 運動部成立後,將依「1部1署3中心」架構運作:
  3. 運動部本部:設6司5處室,包含綜合規劃、適應運動、競技運動、產業及科技、國際事務、設施規劃等,掌理全國政策與跨部會協調。
  4. 全民運動署:專責推廣全民運動,涵蓋體適能檢測、民俗與新興運動、社區俱樂部等,避免全民運動再度被邊緣化。
三中心:

  1.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菁英選手訓練與國際賽備戰。
  2. ‧ 國家運動科學中心——醫學、體能、運科研究與防護。
  3. ‧ 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新設立,負責產業政策、賽事行銷、人才培育與市場拓展。
▲2屆奧運羽球金牌得主李洋正式確定出任新成立的運動部首任部長。(圖/翻攝自李洋臉書)
人事布局 李洋出任首任部長

兩屆奧運羽球金牌得主李洋將出任首任運動部部長。外界普遍肯定其選手背景,期待他能代表運動員發聲,改善制度環境。不過,也有聲音質疑其行政經驗不足,如何駕馭龐大官僚體系,將是未來最大挑戰。

此外,運動部將設置兩名政務次長與一名常務次長,名單包括前體育署長鄭世忠、運科中心前執行長黃啟煌等人,形成「明星+專業」的組合。

▲李洋確定接任運動部首任部長,政務次長鄭世忠表示他對制度運作有深刻理解,期盼新團隊能在明年預算啟動後展現新氣象。(圖/翻攝自鄭世忠Threads)
歷史沿革與國際比較

回顧歷程,台灣自1932年設立體育委員會以來,歷經多次組織調整:1982年成立國民體育委員會,1997年升格為行政院體委會,2013年再降編為教育部體育署。此次升格為運動部,為近半世紀來最大幅度改革。

國際上,日本設有運動廳,年預算約600億台幣;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體育預算更達3000億台幣。相比之下,台灣雖已成長至248億元,仍有追趕空間。

  • 運動部
  • 李洋
  •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 全民運動署
  • 國家運動產業發展中心


標題:運動部正式掛牌成行政院二級機關!李洋扛大旗 揭牌典禮不斷更新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