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長者預防跌倒有祕訣 物理治療師:訓練平衡與鍛鍊肌力

中榮灣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張家昌示範扶椅下蹲動作訓練肌力與平衡。(中榮灣橋分院提供)

〔記者丁偉傑/嘉義報導〕根據國健署調查,65歲以上長者,每6位就有1位在1年內曾經跌倒,而每12位就有1位因此送醫。台中榮總灣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張家昌提醒長者,日常鍛鍊肌力、認知與平衡,加上環境布置的預防措施,跌倒並非不可避免。

中榮灣橋分院日前在竹崎鄉緞繻社區舉辦「平衡肌力動起來,不穩跌倒說掰掰」健康講座,由張家昌帶領居民認識跌倒的雙重原因,包括外在環境的危險因子,如光線不足、地面濕滑或雜物阻礙,及內在身體狀況的挑戰,例如肌力不足、姿勢控制不佳或多重用藥等情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家昌表示,研究顯示,若長者曾經跌倒1次,再次跌倒的風險會增加1倍;若合併肌少症,跌倒後住院甚至失能的風險也會顯著提高,希望長者多鍛鍊肌力與認知,守護生活品質與健康。

張家昌帶領長者進行平衡與肌力訓練,例如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進行30秒椅子坐立測試,用以檢測下肢耐力,正常值約在11到18次之間。藉由腳尖與腳跟交替行走,將一隻腳的腳跟移到另一隻腳的腳尖前面,向前直走約20步,來訓練動態平衡感,能夠提升身體協調性及穩定度。

中榮灣橋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張家昌示範拇指小指伸展操。(中榮灣橋分院提供)

現場也教長者好玩又實用的認知小遊戲,例如「月份手指操」,用大拇指代表大月、小指代表小月依序比劃月份,這些小動作能有效刺激腦部,使腦力與肌力同步鍛鍊,提升手眼和肌肉的協調力,提升日常生活安全性。

張家昌也提醒,家中應保持燈光充足,走道避免堆放雜物,浴室與樓梯加裝止滑墊與穩固扶手,並穿著止滑室內鞋., 夜間若需起身上廁所,建議配置感應式小夜燈,必要時搭配手杖或助行器,減少因光線不足或支撐不穩而發生意外。

此外,走路時也要注意步伐,留意桌腳、椅腳等家具,降低絆倒的風險,透過這些居家布置與生活習慣的調整,長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安全自在,降低跌倒意外的發生。




標題:長者預防跌倒有祕訣 物理治療師:訓練平衡與鍛鍊肌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