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泡熱水澡也能養肌肉! 抓對訣竅效果加倍

研究指出,想要靠泡澡養肌肉,需在40–42°C的水裡,泡上45-60分鐘,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繁忙,真的抽不出時間運動怎麼辦?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引述表示,泡熱水澡就像「隱形運動」,能幫助延緩肌肉老化,但並非隨便泡一泡就好,溫度跟時間都有要求,比如在40–42°C的水裡,泡上45分鐘到1小時,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張家銘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以前他跟大部分人一樣,覺得泡澡就是放鬆、流汗,舒緩1天的疲勞。但這幾年讀了新的研究發現,這些看似單純的習慣,背後竟藏著科學力量,甚至有機會幫助肌肉延緩老化。對長輩來說,可能是避免肌少症的祕密武器;對上班族來說,則是在忙碌生活裡偷到的一點健康紅利。

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動加熱 讓身體偷偷運動

張家銘指出,所謂的被動加熱(passive heating),指的就是「人在休息,但身體在流汗。」我們不需要跑步、舉重,只要靠外在的熱源加熱身體,像泡熱水澡、進桑拿、用電熱毯或紅外線燈等。當體溫升高、肌肉溫度上升,心跳加快、血流變旺盛、代謝速度提升,就像在偷偷幫身體做運動一樣。

研究證實,被動加熱能促進肌肉肥大、幫助運動後修復,還能預防因為不活動而造成的肌肉萎縮,這些作用和粒線體功能以及能量代謝改善都有關。

他強調,這對很多長輩、復健中的病人,甚至是忙到沒時間運動的上班族來說,都是好消息。雖然它不能完全取代跑步或重訓,但至少可以當作一種輔助,作為日常的保養方式,讓我們在休息的時候,身體還是默默「進健身房」。

溫度不能隨便 42度內效果最佳

張家銘提醒,泡熱水澡不能隨便做做就期待效果顯著。研究發現,肌肉溫度只差1°C,結果就可能天差地遠,像37.3°C幾乎沒什麼作用,但38.3°C就能啟動修復機制;這就像藥要有正確劑量,熱也一樣要剛剛好。

他表示,在不同方式裡,熱水浴比桑拿更能「打進肌肉」。因為水的導熱速度比空氣快20多倍,所以熱比較容易深入身體。如果只是泡個15–20分鐘,那大概就是放鬆而已,肌肉還沒真正「醒來」。研究建議,大概要在40–42°C的水裡,泡上45分鐘到1小時,才有比較明顯的效果。

熱在身體裡的祕密開關

張家銘說,當肌肉升溫後,身體會製造出更多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它們就像一群修理師傅,專門保護肌肉、強化粒線體,提升能量代謝,還能刺激肌肉細胞增生。

他接著說明,熱休克蛋白還會打開AMPK和Akt-mTOR這些關鍵訊號路徑,讓肌肉走向「合成」,而不是「分解」。這對防止肌肉流失、加速受傷後的恢復都有幫助。

不過,他叮嚀,熱也不能太過頭,超過42°C反而會讓蛋白質分解;就像煮魚,火候太小煮不熟、火太大就燒焦了,一定要拿捏得剛剛好。

不同族群熱療建議

根據這些研究,張家銘建議,平時就愛泡澡的人,可以試著把水溫調到40–42°C,時間拉長到45–60分鐘,每週2–3次,這樣才是真的「養肌泡澡」,而不是泡個舒服而已。

喜歡去桑拿或三溫暖的人,他分享,不要只坐個10分鐘就走。體溫要維持在38.5–39°C一段時間,才會對神經和肌肉有幫助。

運動員或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他推薦可以在運動後加上「熱療」幫助恢復。但要注意,20分鐘通常不太夠,時間最好拉長,並控制在合適的溫度。

行動不便或不方便運動的長輩,他說,「被動加熱」是個不錯的替代方案。即使只是局部熱敷,也比完全不做還好。但有慢性病或心臟病史的人,他建議一定要先和醫師討論,避免過度升溫造成身體負擔。




標題:泡熱水澡也能養肌肉! 抓對訣竅效果加倍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