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北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耀元指出,高溫濕熱環境可能因體液與電解質失衡、肌肉疲勞加劇,使筋骨關節的活動表現與功能受影響。(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熱浪來襲,很多人持續保持運動習慣,享受流汗的感覺。竹北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耀元指出,這樣的運動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尤其是急性拉傷和關節疼痛。高溫濕熱環境除了會增加中暑風險外,亦可能因體液與電解質失衡、肌肉疲勞加劇,而使筋骨關節的活動表現與功能受到影響。
張耀元於臉書粉專「」分享4個夏日運動必須遵守的安全守則和建議,讓你輕鬆運動,遠離傷害!
請繼續往下閱讀...
1.聰明擇時擇地別讓關節受傷
常在市區路跑的朋友請注意!炎熱天氣下,在堅硬的柏油或水泥地上跑步,會讓膝蓋和腳踝承受來自「高溫」與「衝擊」的雙重負擔,大大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張耀元建議,運動時間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並選擇PU跑道或草地等有緩衝的場地,來保護關節。
2.深度補水預防肌肉抽筋
「口渴了才喝水」是運動大忌!運動過程中,若水分和電解質不足,肌肉容易緊繃,增加抽筋和拉傷風險。
張耀元建議,運動前、中、後定期補水,這不僅能防止中暑,還能有效保護肌肉。
3.別忽視熱身
即便天氣炎熱,肌肉和關節仍需要熱身。如果不進行動態伸展,運動中容易受傷。張耀元建議,無論氣溫多高,都應該進行5-10分鐘的動態伸展,幫助身體預熱,增加關節潤滑。
4.傾聽疼痛警訊別硬撐
若感到「痠、軟、痛」或肌肉異常緊繃,這是警訊,千萬別強忍。一旦出現疼痛,立即停止運動並冰敷休息,避免小傷變大患。
張耀元提醒,運動的目的是保持長期健康,別讓疏忽成為未來的傷痛。如果運動中出現持續疼痛,記得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
。
標題:中暑、抽筋、拉傷風險高 醫提醒夏日運動4注意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