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擔心血糖不敢喫大餐? 先做「這件事」穩糖不狂飆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表示,喫大餐很容易造成血糖飆升,尤其是麵類、燉飯這類碳水含量高的主食;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擔心喫大餐容易造成血糖如坐雲霄飛車,尤其是麵類、燉飯這類碳水含量高的主食,只敢淺嘗即止,總覺得喫得不盡興?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表示,其實,想要大餐後血糖更平穩,不一定只能靠少喫,並分享親身實測經驗,喫大餐前還可以用「動一動」這個小祕訣,減少血糖劇烈波動。

餐前動一動血糖不狂飆

呂美寶於臉書專頁「」發文分享,有次原本計劃搭公車與大學同學聚餐,因公車遲遲不來,臨時決定改成快走30分鐘,當作一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沒想到這個小小的改變,帶來的效果相當顯著:喫下完整的一餐(蕈菇濃湯+義大利麵)後,血糖竟然只從96→125mg/dL、上升29mg/dL,完全沒有原本擔心的血糖暴衝狀況。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結果代表什麼?呂美寶解釋,這代表運動後的肌肉像是「打開了一扇門」,能夠更快把餐點中的葡萄糖吸收進去(肌肉中的肝醣被用掉了,需要糖分轉換回填),這樣一來,血糖自然不會一直停留在血液中造成飆升。

因此,呂美寶建議,餐前餐後不妨遵循以下方式,有助減少血糖大波動:

大餐前先動一動:不需要大費周章,例如:15-30分鐘的快走、慢跑、爬樓梯;或是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用餐地點、到餐廳選擇爬樓梯而不是搭電梯,都是好方法。這樣做能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減少血糖劇烈波動。

此外,運動後還有「糖儲存效應」,幾小時內喫的碳水比較容易被肌肉和肝臟儲存成肝醣,而不是堆積成脂肪。

功能醫學營養師呂美寶指出,喫大餐前動一動,有助減少血糖劇烈波動,可提前一站下車步行至用餐地點、選擇爬樓梯而不是搭電梯;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餐後動一動血糖回穩快

大餐後也別馬上躺平:餐後30-60分鐘內可進行輕度運動,例如:散步半小時就能幫助血糖更快回穩。如果聚餐真的喫得比較多,可以提升強度,採行快走、爬樓梯效果會更佳。不過,餐後馬上做高強度運動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建議應選擇溫和一點的活動。

呂美寶強調,運動就是穩定血糖的解方,身體會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讓血糖能更有效率地進入細胞,用來補充能量或轉成肝醣儲存。這個效果可以維持數小時,對於常常有聚餐、應酬的人來說,可說是非常實用的血糖管理小技巧。

呂美寶並提醒,若有糖尿病或血糖容易忽高忽低的情況,請務必先監測血糖狀況,並依照醫師或營養師建議調整運動與飲食,避免低血糖風險。




標題:擔心血糖不敢喫大餐? 先做「這件事」穩糖不狂飆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