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抗肺腺癌皮膚遭摧殘 林口長庚找到新解方登上國際期刋

肺腺癌標靶藥物副作用,患者皮膚潰瘍,林口長庚醫療團隊找到眼藥,敷於患部。(盧俊瑋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β-blocker眼藥水透過紗布,敷蓋於肺腺癌病人頭皮或臉部潰瘍患部,林口長庚醫療跨科團隊經過5年試煉,登上《皮膚病學》JAMA Dermatology期刊。參與此次研究的皮膚科醫師盧俊瑋說,這篇論文在跟該期刊,來來回回一年後,終於刊出了。

林口長庚醫療團隊是很堅強陣容,由胸腔腫瘤科主任柯皓文醫師領軍,結合皮膚免疫科主任鐘文宏醫師、長庚大學臨牀醫學研究所教授蘇中慧、皮膚科醫師陳萱齊及盧俊瑋、長庚診所院長柯毓賢、肺癌個管師曾麗娟等人投入研究。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口長庚團隊治療突破 登上美國《皮膚病學》重量級期刊

《皮膚病學》期刊是美國醫學會出版的同儕審查月刊。該期刊涵蓋內外科皮膚病學、兒科和老年皮膚病學以及腫瘤和美容皮膚外科的診斷和治療效果。根據期刊引證報告 (JRC),該期刊2021年的影響因子為11.816,在「皮膚病學」類別的69種期刊中排名第二。

抗癌病人常因爛皮膚 疼痛難耐放棄治療

盧俊瑋說,肺腺癌標靶藥物雖然帶來治療上的突破,但常伴隨棘手的副作用。許多使用新一代藥物Amivantamab(肺倍恩)的肺腺癌病人,會出現嚴重的皮膚問題。「我常在診間看到患者的頭皮、臉部潰瘍,且久久不癒合,不少人因疼痛難耐而放棄抗癌治療」他說,胸腔科醫師往往只能選擇減藥或停藥,導致抗癌治療被迫中斷。

台灣肺癌學會針對使用Amivantamab皮膚副作用的照護手冊,讓抗癌者愈來愈有信心走下去。(取自盧俊瑋臉書)

於是5年前,林口長庚肺癌皮膚團隊群策群力想盡辦法,盧俊瑋表示,要讓患者盡量不減藥、不停藥的前提下,努力要讓病人頭皮於一個月內癒合的方式。從一開始醫護人員手足無措,到慢慢探索處理方式,愈來愈胸有成竹、形成一套固定治療流程,他說:「從頭到尾至案例整理發表,花了5年時間,但一切都值得」。這項成果已登上國際頂尖期刊《JAMA Dermatology》,並且是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團隊獨家取得的專利。

林口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柯皓文醫師表示,Amivantamab在肺腺癌的治療中具有特殊地位。它是一種「雙特異性抗體」,同時鎖定EGFR和MET兩條癌細胞的生長路徑,不僅可用於常見的外顯子19缺失(exon 19 deletion)與L858R突變肺癌的治療,對於EGFR 外顯子20插入突變(exon 20 insertion)這種難治型肺癌,亦展現療效。




標題:抗肺腺癌皮膚遭摧殘 林口長庚找到新解方登上國際期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