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民國工業總會代表何語表示,最低工資調整現在已經有法律依據,包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等10個參考指標,而過去最常用就是經濟成長率。
可是過去18年來,台灣24個產業裡面,只有2個產業18年來出口增長4倍以上,其他22個產業都是負成長,2008年時22產業出口高達1200多億元,去年只有1100多億元。
他強調,台灣產業是傾斜式發展,那既然沒有對稱發展,認為「如果政府未來應該把這兩個產業,另外把22個產業的出口產值另外計算,這樣可能是比較公平合理的計算方法」,就如一個村子有大地主,她土地有1000甲、收入1000萬,但是村子有100戶,按照計算每個人都收入百萬元。
那麼今天半導體產業、資通訊產業及電子零組件產業不會用最低工資,而是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個體戶及傳產會用到最低工資。那麼GDP需要參考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及電腦產業計算,還是應該另外計算22產業的經濟成長率?
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代表余玉枝則說明,彰濱、新北、前鎮工業區因為台灣被課徵20%對等關稅,現在一週都只有上3天班、4天都停工,現在資方不敢裁員工,擔心如果優秀員工被解僱,因為缺工情況也找不到人,所以選擇用這種方式度過難關。
她坦言,台灣物價現在都調漲,不調薪的話勞工真的很辛苦,認為是有空間調漲,但也強調資方付出也很辛苦,因為20%關稅,整個工廠都面臨要虧損,而外銷利潤真的沒有那麼高,提高那太多最低工資,整個工廠運作很難突破。
- 最低工資
- 工商代表
- 半導體產業
- 關稅衝擊
- 消費者物價指數
標題:最低工資審議會 工商代表:台灣產業傾斜發展 應更加全盤考慮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1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