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微菌叢研究中心吳莉玲老師及其研究團隊
近十年來,「腸道菌研究」快速竄紅,揭開人體內上兆個居民─腸道微生物如何左右我們健康的祕密。
眾多影響因素中,飲食被認為是決定腸道菌群組成與功能的「關鍵因子」,可能維持健康或增加疾病易感性。當我們說:「就是你喫的食物」,其實還漏了一半─「你喫進去的食物,養出你的腸道菌」。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年發表於《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的權威綜述總結了飲食與腸道菌交互作用的主要概念:飲食就像是腸道菌的「指揮家」,每一口食物都在調整菌群的種類與節奏。飲食的不同成分可透過多重途徑影響腸道菌的多樣性、代謝能力與產物,進而影響宿主免疫、代謝與疾病風險。
高纖維能讓益菌開心產生短鏈脂肪酸,油膩與加工食品則可能打亂整個交響樂,讓壞菌乘虛而入,引發發炎與代謝混亂。文中同時提出將腸道菌資料納入飲食規劃的潛力與挑戰,預期「個人化微菌營養」將帶來營養學的革命。
不只是討論如何喫出健康,而是如何「喫的對」,才會促進健康。
當我們理解飲食如何與自己的腸道菌共舞,也許就能用餐桌上的選擇,重新譜出一首屬於自己的健康樂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生理學科暨研究所/微菌叢研究中心吳莉玲老師及其研究團隊)
。
。
標題:飲食是腸道菌的指揮家 先從高纖維開始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