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

6歲早產童腦麻 中西醫整合早期介入改善肌張力

莊照宇醫師表示,兒童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具有高度可塑性,治療腦麻兒,中西醫整合早期介入治療效果最佳。(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6歲早產童因水腦合併腦性麻痺,造成左側肢體僵硬與步態不穩,必須定期施打肉毒桿菌控制下肢過度張力,否則影響行走與復健,經中醫輔導治療1年,安排四肢針灸與雷射針灸,搭配中藥調理脾胃,目前整體肌張力控制良好,跌倒次數大幅減少,不再需要施打肉毒桿菌治療,且過敏性鼻炎及反覆感冒也獲得改良,身高體重成長曲線持續上升。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表示,腦性麻痺是兒童常見的發展性神經疾病之一,主要特徵是非進行性腦損傷,常因早產、周產期缺氧、新生兒腦室內出血、周腦室白質軟化症、感染或頭部外傷所致,嚴重影響孩童的動作、認知與生活品質。腦麻在全球盛行率約為每千名新生兒2至3人,國內每年新增約300名腦麻病人,其中,早產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雖然腦性麻痺是「非進行性」疾病,但兒童的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具有高度可塑性,6歲以前、越早期介入治療效果最佳。

請繼續往下閱讀...

莊照宇說,中醫治療腦麻強調「針藥並用、內外兼治」,除了中藥調理元氣,有時可根據病患情形配合頭皮針、體針或雷射針灸、推拿與小兒按摩、艾灸與藥浴等,與傳統西醫復健物理、職能與語言治療等早期療育課程形成互補,達到1+1大於2的效果,讓患童在跨領域整合下獲得最大治療效益。

衛生福利部推動「小兒腦性麻痺中醫門診加強照護專案」,讓中醫師依據患童狀況進行個別化治療,12(含)以下經西醫確診為腦麻之患童,健保有給付。




標題:6歲早產童腦麻 中西醫整合早期介入改善肌張力

地址:https://www.twetclubs.com/post/121851.html